突出抓好什么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是干嘛的?)
突出抓好什么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抓好产业振兴,继而推进乡村振兴,因为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中心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促进产业振兴,才能打好经济基础
产业服务中心是干嘛的?
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和实施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配合有关部门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承担我市重要产业项目的前期和产业项目的协调、跟踪、建设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参与我市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工作;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产业服务中心是干嘛的?
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和实施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配合有关部门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承担我市重要产业项目的前期和产业项目的协调、跟踪、建设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参与我市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工作;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突出抓好什么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抓好产业振兴,继而推进乡村振兴,因为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中心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促进产业振兴,才能打好经济基础
突出抓好什么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抓好产业振兴,继而推进乡村振兴,因为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中心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促进产业振兴,才能打好经济基础
突出抓好什么推进乡村振兴?
突出抓好产业振兴,继而推进乡村振兴,因为产业振兴是推进乡村中心的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促进产业振兴,才能打好经济基础
产业服务中心是干嘛的?
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和实施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配合有关部门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承担我市重要产业项目的前期和产业项目的协调、跟踪、建设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参与我市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工作;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个狠抓内容?
一是明确责任,狠抓检查。 围绕“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检查领域,采取“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自查、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等方式展开,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非法从事运输经营的,坚决依法整顿、取缔。
二是明确重点,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进行问题隐患排查整治。道路运输方面,通过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对全市“两客一危”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公共交通方面,加大对地铁、公交、出租车等运营企业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大客流”客运安全、突发情况预案等落实情况。公路运营方面,突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保畅、公路工程施工、公路消防安全等“三项检查重点”,对公路各分支机构、各区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覆盖。
三是明确要求,狠抓执法。坚持“检查”和“处罚”两手抓、两手硬,实施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水路运输“打非治违”、港口危险货物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各类违法行为形成精准打击,加大执法威慑力。
工信局管什么?
1、负责全市工业经济的日常运行调节,编制并组织实施近期工业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
2、拟订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
3、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专项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拟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对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5、组织拟订全市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和组织实施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的督查与协调;
6、研究提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办法及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7、负责工业节能工作,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节能行动方案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8、组织拟订信息化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
9、制订全市信息安全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
10、根据国家和省统一规划,协调全市公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其他专用通信网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依法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市场;
11、负责推动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组织制订软件业和信息服企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12、指导全市工业、信息化领域人才开发与培训工作,开展人才和智力对外合作交流;
13、负责国有工业企业遗留问题的协调处理,负责市直工业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14、负责对全市墙体材料改革和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编制并实施本市发展推广应用新墙材和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与使用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
15、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检查、抽样检查或者检验、检测等方式。实施监督检查时,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有权向被许可人询问有关情况,要求被许可人提供相关材料
党建在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
今年以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党建在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的统领地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点站位,服务大局,以党建提振干部队伍精神,以党建落实文旅惠民项目,以党建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以党建谋划开创未来,用高质量的党建点燃了潍坊文旅高质量的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潍坊文化和旅游事业不断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通知》中,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成功入围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公示名单,标志着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在“走在前列”上迈出了新步伐。
提高意识站位,打造文旅干事创业铁军
近年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文旅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但对照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还不到位,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没有完全破题。
为破解这一局面,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了全市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意见》《市直文旅系统党建工作综合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量化任务、激发干劲、凝聚力量、鞭策加压,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优势,推动全市文旅事业向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更有特色迈进。
为确保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履行政治职责,局党组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党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决策执行有力、责任落实到位,有效保障了各级党组织高效运转。
坚持把品牌创建融入党的建设各个环节,深入打造了一批特色机关党建品牌、业务专项品牌和服务社会品牌,引导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全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模范机关,充分发挥党组核心作用,大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着力增强机关业务工作成效,打造了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文旅铁军。
筑牢为民情怀,真情务实为民办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影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开展工作,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针对全市文艺精品较少的现状,围绕建党百年,创作排演茂腔《王尽美》《党费》、京剧《陈少敏三请徐公》、音乐剧《渤海走廊》4部优秀舞台剧目,其中《渤海走廊》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围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创作吕剧《杨守伟》、情景报告剧《为了那一声“妈妈”》并搬上舞台。在十笏园文化街区组织举办第三届潍坊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赛暨全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集中展演,高质量的演出表演,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围绕办好接地气的文化惠民活动,创新举办第六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820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6万场,开展“红心永向党·致敬劳动者”红色观影活动,组织一线环卫工人代表走进影院免费观赏红色电影,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文化惠民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典型,在中宣部和农业农村部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中,潍坊市荣获地级市优秀组织奖第一名,实现“三连冠”,《潍县金石志潍县金石遗文录》入选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市图书馆荣获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中国文化报》头版整版对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破解业务难题
面对文旅事业发展的“老大难”“硬骨头”和瓶颈问题,积极应对疫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冲击,潍坊市文旅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改革创新走在前、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竞争秩序持续规范、质量提升高位推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良好有序、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潍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6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重大项目,迪梦温泉小镇一期等3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亲海垂钓度假区、潍坊滨海游艇垂钓游乐2个项目完成签约,青州不夜城项目立项,引进高端人才2名、科研院所1个,鲁东大学潍坊文旅创意软件实践基地成功落户,歌尔电子、滨海旅游集团分别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称号。
以“中国画都”为名片,筹备成立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书画平台公司,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组织“三个模式”、潍坊手造、景区景点和重点企业等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特色风筝等8个“山东手造”项目受到参展单位一致称赞,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新闻媒体对潍坊展区给予专题报道。
大力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应邀参加文旅部举办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座谈会,中国文化报以《学会一门手艺,过上幸福日子——山东潍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题报道潍坊市经验做法。积极开发推广文创产品, 12件(套)作品入选山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0款红色文创产品推荐名单,组织111件/套作品参加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数量居全省第一。
全力开拓全域旅游,召开全域旅游发展研讨会、全市5A级景区培育创建研讨会、城市品牌营销研讨会,建立潍坊市旅游智慧外脑团队,在全国率先推行景区长制,昌邑青山秀水景区、临朐石门坊、高密红高粱小镇积极争创4A级旅游景区,建成125个市级景区村庄,7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39个村入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总数达到18家,村庄景区化建设领跑全省。2021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01.95万人次,增长152.82%,恢复至2019年的94.9%;实现旅游总收入374.34亿元,增长219.69%,恢复至2019年的93.2%。
积极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成功举办第五届潍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直接带动消费1050万元,间接带动消费1.1237亿元,全市58家院线影院票房收入1.5125亿元,潍坊市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积极提升文化旅游营商环境,实施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和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出台《潍坊市旅行社旅游包车执法协作机制》,出动检查人员7.9684万人次,检查企业2.2599万家次,办结案件202件,全面规范了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坚持融合创新,以“党建 ”为文旅发展开新局谋新篇
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 ”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实现党建工作和文旅发展两促进、双提升。
通过“党建 ”融合创新发展,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格局已经逐渐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些制约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渐破除,推动文化和旅游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标准融合发展,不断趟出新路径,谋出新篇章。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工程硕果累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获文旅部正式授牌,潍坊市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中作典型发言,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年画、书法专业委员会获批成立,举办“不忘初心·百年百艺”潍坊民间艺术精品展,中国年画博物馆正式启用,成功举办2021中国青州书画年会,引起热烈社会反响。
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现重大突破,成立潍坊博物馆学会历史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潍坊市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制定出台《潍坊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物考古前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立潍县集中营研究会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提升工程专家顾问团,昌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在全省推广。城市名片打造工程成效显著,发挥全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优势,积极争创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成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评选城市之一。
积极提升区域性国际影响力,成功获评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充分挖掘潍县乐道院·西方侨民集中营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潍坊市成为国内第二家国际和平城市。推进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立版权调解委员会和专家库,聘任首批版权纠纷调解专家,制定《潍坊市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实施办法》,潍坊市荣膺“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这是潍坊市历史上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是本届评选中山东省唯一获奖单位和全国唯一获奖的文化执法机构。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紧紧抓住新时期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牢牢抓住党建统领这个总抓手,以火热的干事创业热情和赤诚的开拓创新激情,全面引燃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开拓新篇章
党建在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
今年以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党建在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的统领地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点站位,服务大局,以党建提振干部队伍精神,以党建落实文旅惠民项目,以党建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以党建谋划开创未来,用高质量的党建点燃了潍坊文旅高质量的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潍坊文化和旅游事业不断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通知》中,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成功入围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公示名单,标志着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在“走在前列”上迈出了新步伐。
提高意识站位,打造文旅干事创业铁军
近年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文旅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但对照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还不到位,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没有完全破题。
为破解这一局面,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了全市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意见》《市直文旅系统党建工作综合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量化任务、激发干劲、凝聚力量、鞭策加压,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优势,推动全市文旅事业向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更有特色迈进。
为确保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履行政治职责,局党组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党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决策执行有力、责任落实到位,有效保障了各级党组织高效运转。
坚持把品牌创建融入党的建设各个环节,深入打造了一批特色机关党建品牌、业务专项品牌和服务社会品牌,引导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全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模范机关,充分发挥党组核心作用,大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着力增强机关业务工作成效,打造了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文旅铁军。
筑牢为民情怀,真情务实为民办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影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开展工作,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针对全市文艺精品较少的现状,围绕建党百年,创作排演茂腔《王尽美》《党费》、京剧《陈少敏三请徐公》、音乐剧《渤海走廊》4部优秀舞台剧目,其中《渤海走廊》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围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创作吕剧《杨守伟》、情景报告剧《为了那一声“妈妈”》并搬上舞台。在十笏园文化街区组织举办第三届潍坊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赛暨全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集中展演,高质量的演出表演,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围绕办好接地气的文化惠民活动,创新举办第六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820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6万场,开展“红心永向党·致敬劳动者”红色观影活动,组织一线环卫工人代表走进影院免费观赏红色电影,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文化惠民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典型,在中宣部和农业农村部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中,潍坊市荣获地级市优秀组织奖第一名,实现“三连冠”,《潍县金石志潍县金石遗文录》入选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市图书馆荣获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中国文化报》头版整版对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破解业务难题
面对文旅事业发展的“老大难”“硬骨头”和瓶颈问题,积极应对疫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冲击,潍坊市文旅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改革创新走在前、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竞争秩序持续规范、质量提升高位推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良好有序、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潍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6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重大项目,迪梦温泉小镇一期等3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亲海垂钓度假区、潍坊滨海游艇垂钓游乐2个项目完成签约,青州不夜城项目立项,引进高端人才2名、科研院所1个,鲁东大学潍坊文旅创意软件实践基地成功落户,歌尔电子、滨海旅游集团分别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称号。
以“中国画都”为名片,筹备成立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书画平台公司,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组织“三个模式”、潍坊手造、景区景点和重点企业等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特色风筝等8个“山东手造”项目受到参展单位一致称赞,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新闻媒体对潍坊展区给予专题报道。
大力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应邀参加文旅部举办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座谈会,中国文化报以《学会一门手艺,过上幸福日子——山东潍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题报道潍坊市经验做法。积极开发推广文创产品, 12件(套)作品入选山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0款红色文创产品推荐名单,组织111件/套作品参加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数量居全省第一。
全力开拓全域旅游,召开全域旅游发展研讨会、全市5A级景区培育创建研讨会、城市品牌营销研讨会,建立潍坊市旅游智慧外脑团队,在全国率先推行景区长制,昌邑青山秀水景区、临朐石门坊、高密红高粱小镇积极争创4A级旅游景区,建成125个市级景区村庄,7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39个村入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总数达到18家,村庄景区化建设领跑全省。2021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01.95万人次,增长152.82%,恢复至2019年的94.9%;实现旅游总收入374.34亿元,增长219.69%,恢复至2019年的93.2%。
积极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成功举办第五届潍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直接带动消费1050万元,间接带动消费1.1237亿元,全市58家院线影院票房收入1.5125亿元,潍坊市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积极提升文化旅游营商环境,实施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和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出台《潍坊市旅行社旅游包车执法协作机制》,出动检查人员7.9684万人次,检查企业2.2599万家次,办结案件202件,全面规范了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坚持融合创新,以“党建 ”为文旅发展开新局谋新篇
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 ”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实现党建工作和文旅发展两促进、双提升。
通过“党建 ”融合创新发展,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格局已经逐渐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些制约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渐破除,推动文化和旅游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标准融合发展,不断趟出新路径,谋出新篇章。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工程硕果累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获文旅部正式授牌,潍坊市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中作典型发言,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年画、书法专业委员会获批成立,举办“不忘初心·百年百艺”潍坊民间艺术精品展,中国年画博物馆正式启用,成功举办2021中国青州书画年会,引起热烈社会反响。
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现重大突破,成立潍坊博物馆学会历史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潍坊市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制定出台《潍坊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物考古前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立潍县集中营研究会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提升工程专家顾问团,昌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在全省推广。城市名片打造工程成效显著,发挥全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优势,积极争创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成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评选城市之一。
积极提升区域性国际影响力,成功获评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充分挖掘潍县乐道院·西方侨民集中营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潍坊市成为国内第二家国际和平城市。推进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立版权调解委员会和专家库,聘任首批版权纠纷调解专家,制定《潍坊市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实施办法》,潍坊市荣膺“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这是潍坊市历史上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是本届评选中山东省唯一获奖单位和全国唯一获奖的文化执法机构。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紧紧抓住新时期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牢牢抓住党建统领这个总抓手,以火热的干事创业热情和赤诚的开拓创新激情,全面引燃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开拓新篇章
工信局管什么?
1、负责全市工业经济的日常运行调节,编制并组织实施近期工业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
2、拟订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
3、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专项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拟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对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5、组织拟订全市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和组织实施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的督查与协调;
6、研究提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办法及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7、负责工业节能工作,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节能行动方案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8、组织拟订信息化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
9、制订全市信息安全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
10、根据国家和省统一规划,协调全市公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其他专用通信网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依法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市场;
11、负责推动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组织制订软件业和信息服企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12、指导全市工业、信息化领域人才开发与培训工作,开展人才和智力对外合作交流;
13、负责国有工业企业遗留问题的协调处理,负责市直工业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14、负责对全市墙体材料改革和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编制并实施本市发展推广应用新墙材和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与使用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
15、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检查、抽样检查或者检验、检测等方式。实施监督检查时,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有权向被许可人询问有关情况,要求被许可人提供相关材料
党建在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
今年以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党建在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的统领地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点站位,服务大局,以党建提振干部队伍精神,以党建落实文旅惠民项目,以党建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以党建谋划开创未来,用高质量的党建点燃了潍坊文旅高质量的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潍坊文化和旅游事业不断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通知》中,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成功入围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公示名单,标志着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在“走在前列”上迈出了新步伐。
提高意识站位,打造文旅干事创业铁军
近年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文旅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但对照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还不到位,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没有完全破题。
为破解这一局面,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了全市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意见》《市直文旅系统党建工作综合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量化任务、激发干劲、凝聚力量、鞭策加压,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优势,推动全市文旅事业向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更有特色迈进。
为确保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履行政治职责,局党组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党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决策执行有力、责任落实到位,有效保障了各级党组织高效运转。
坚持把品牌创建融入党的建设各个环节,深入打造了一批特色机关党建品牌、业务专项品牌和服务社会品牌,引导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全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模范机关,充分发挥党组核心作用,大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着力增强机关业务工作成效,打造了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文旅铁军。
筑牢为民情怀,真情务实为民办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影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开展工作,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针对全市文艺精品较少的现状,围绕建党百年,创作排演茂腔《王尽美》《党费》、京剧《陈少敏三请徐公》、音乐剧《渤海走廊》4部优秀舞台剧目,其中《渤海走廊》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围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创作吕剧《杨守伟》、情景报告剧《为了那一声“妈妈”》并搬上舞台。在十笏园文化街区组织举办第三届潍坊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赛暨全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集中展演,高质量的演出表演,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围绕办好接地气的文化惠民活动,创新举办第六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820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6万场,开展“红心永向党·致敬劳动者”红色观影活动,组织一线环卫工人代表走进影院免费观赏红色电影,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文化惠民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典型,在中宣部和农业农村部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中,潍坊市荣获地级市优秀组织奖第一名,实现“三连冠”,《潍县金石志潍县金石遗文录》入选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市图书馆荣获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中国文化报》头版整版对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破解业务难题
面对文旅事业发展的“老大难”“硬骨头”和瓶颈问题,积极应对疫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冲击,潍坊市文旅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改革创新走在前、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竞争秩序持续规范、质量提升高位推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良好有序、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潍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6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重大项目,迪梦温泉小镇一期等3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亲海垂钓度假区、潍坊滨海游艇垂钓游乐2个项目完成签约,青州不夜城项目立项,引进高端人才2名、科研院所1个,鲁东大学潍坊文旅创意软件实践基地成功落户,歌尔电子、滨海旅游集团分别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称号。
以“中国画都”为名片,筹备成立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书画平台公司,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组织“三个模式”、潍坊手造、景区景点和重点企业等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特色风筝等8个“山东手造”项目受到参展单位一致称赞,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新闻媒体对潍坊展区给予专题报道。
大力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应邀参加文旅部举办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座谈会,中国文化报以《学会一门手艺,过上幸福日子——山东潍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题报道潍坊市经验做法。积极开发推广文创产品, 12件(套)作品入选山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0款红色文创产品推荐名单,组织111件/套作品参加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数量居全省第一。
全力开拓全域旅游,召开全域旅游发展研讨会、全市5A级景区培育创建研讨会、城市品牌营销研讨会,建立潍坊市旅游智慧外脑团队,在全国率先推行景区长制,昌邑青山秀水景区、临朐石门坊、高密红高粱小镇积极争创4A级旅游景区,建成125个市级景区村庄,7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39个村入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总数达到18家,村庄景区化建设领跑全省。2021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01.95万人次,增长152.82%,恢复至2019年的94.9%;实现旅游总收入374.34亿元,增长219.69%,恢复至2019年的93.2%。
积极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成功举办第五届潍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直接带动消费1050万元,间接带动消费1.1237亿元,全市58家院线影院票房收入1.5125亿元,潍坊市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积极提升文化旅游营商环境,实施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和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出台《潍坊市旅行社旅游包车执法协作机制》,出动检查人员7.9684万人次,检查企业2.2599万家次,办结案件202件,全面规范了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坚持融合创新,以“党建 ”为文旅发展开新局谋新篇
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 ”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实现党建工作和文旅发展两促进、双提升。
通过“党建 ”融合创新发展,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格局已经逐渐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些制约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渐破除,推动文化和旅游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标准融合发展,不断趟出新路径,谋出新篇章。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工程硕果累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获文旅部正式授牌,潍坊市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中作典型发言,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年画、书法专业委员会获批成立,举办“不忘初心·百年百艺”潍坊民间艺术精品展,中国年画博物馆正式启用,成功举办2021中国青州书画年会,引起热烈社会反响。
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现重大突破,成立潍坊博物馆学会历史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潍坊市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制定出台《潍坊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物考古前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立潍县集中营研究会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提升工程专家顾问团,昌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在全省推广。城市名片打造工程成效显著,发挥全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优势,积极争创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成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评选城市之一。
积极提升区域性国际影响力,成功获评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充分挖掘潍县乐道院·西方侨民集中营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潍坊市成为国内第二家国际和平城市。推进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立版权调解委员会和专家库,聘任首批版权纠纷调解专家,制定《潍坊市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实施办法》,潍坊市荣膺“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这是潍坊市历史上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是本届评选中山东省唯一获奖单位和全国唯一获奖的文化执法机构。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紧紧抓住新时期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牢牢抓住党建统领这个总抓手,以火热的干事创业热情和赤诚的开拓创新激情,全面引燃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开拓新篇章
工信局管什么?
1、负责全市工业经济的日常运行调节,编制并组织实施近期工业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
2、拟订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
3、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专项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拟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对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5、组织拟订全市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和组织实施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的督查与协调;
6、研究提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办法及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7、负责工业节能工作,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节能行动方案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8、组织拟订信息化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
9、制订全市信息安全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
10、根据国家和省统一规划,协调全市公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其他专用通信网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依法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市场;
11、负责推动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组织制订软件业和信息服企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12、指导全市工业、信息化领域人才开发与培训工作,开展人才和智力对外合作交流;
13、负责国有工业企业遗留问题的协调处理,负责市直工业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14、负责对全市墙体材料改革和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编制并实施本市发展推广应用新墙材和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与使用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
15、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检查、抽样检查或者检验、检测等方式。实施监督检查时,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有权向被许可人询问有关情况,要求被许可人提供相关材料
工信局管什么?
1、负责全市工业经济的日常运行调节,编制并组织实施近期工业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
2、拟订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负责组织、协调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
3、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专项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产业政策,拟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对涉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5、组织拟订全市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编制和组织实施技术改造规划,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的督查与协调;
6、研究提出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办法及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7、负责工业节能工作,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节能行动方案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8、组织拟订信息化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
9、制订全市信息安全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
10、根据国家和省统一规划,协调全市公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其他专用通信网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依法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市场;
11、负责推动软件业及信息服务业发展,组织制订软件业和信息服企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12、指导全市工业、信息化领域人才开发与培训工作,开展人才和智力对外合作交流;
13、负责国有工业企业遗留问题的协调处理,负责市直工业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
14、负责对全市墙体材料改革和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编制并实施本市发展推广应用新墙材和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与使用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
15、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法律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依法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检查、抽样检查或者检验、检测等方式。实施监督检查时,行政许可实施机关有权向被许可人询问有关情况,要求被许可人提供相关材料
三个狠抓内容?
一是明确责任,狠抓检查。 围绕“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检查领域,采取“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自查、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等方式展开,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非法从事运输经营的,坚决依法整顿、取缔。
二是明确重点,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进行问题隐患排查整治。道路运输方面,通过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对全市“两客一危”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公共交通方面,加大对地铁、公交、出租车等运营企业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大客流”客运安全、突发情况预案等落实情况。公路运营方面,突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保畅、公路工程施工、公路消防安全等“三项检查重点”,对公路各分支机构、各区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覆盖。
三是明确要求,狠抓执法。坚持“检查”和“处罚”两手抓、两手硬,实施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水路运输“打非治违”、港口危险货物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各类违法行为形成精准打击,加大执法威慑力。
产业服务中心是干嘛的?
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性文件和实施意见,供市委、市政府决策;配合有关部门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承担我市重要产业项目的前期和产业项目的协调、跟踪、建设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参与我市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进工作;承办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党建在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
今年以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党建在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的统领地位,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点站位,服务大局,以党建提振干部队伍精神,以党建落实文旅惠民项目,以党建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以党建谋划开创未来,用高质量的党建点燃了潍坊文旅高质量的发展的新引擎,推动潍坊文化和旅游事业不断实现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通知》中,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成功入围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公示名单,标志着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在“走在前列”上迈出了新步伐。
提高意识站位,打造文旅干事创业铁军
近年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文旅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但对照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还不到位,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没有完全破题。
为破解这一局面,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了全市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意见》《市直文旅系统党建工作综合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量化任务、激发干劲、凝聚力量、鞭策加压,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转化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优势,推动全市文旅事业向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更有特色迈进。
为确保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履行政治职责,局党组全面压实党建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党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确保政治方向不偏、决策执行有力、责任落实到位,有效保障了各级党组织高效运转。
坚持把品牌创建融入党的建设各个环节,深入打造了一批特色机关党建品牌、业务专项品牌和服务社会品牌,引导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成效。全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模范机关,充分发挥党组核心作用,大力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着力增强机关业务工作成效,打造了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文旅铁军。
筑牢为民情怀,真情务实为民办实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党建统领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影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点问题和主要矛盾开展工作,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针对全市文艺精品较少的现状,围绕建党百年,创作排演茂腔《王尽美》《党费》、京剧《陈少敏三请徐公》、音乐剧《渤海走廊》4部优秀舞台剧目,其中《渤海走廊》在山东电视台播出。围绕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创作吕剧《杨守伟》、情景报告剧《为了那一声“妈妈”》并搬上舞台。在十笏园文化街区组织举办第三届潍坊市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赛暨全市新创作优秀小型剧(节)目集中展演,高质量的演出表演,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围绕办好接地气的文化惠民活动,创新举办第六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820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6万场,开展“红心永向党·致敬劳动者”红色观影活动,组织一线环卫工人代表走进影院免费观赏红色电影,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带来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在文化惠民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典型,在中宣部和农业农村部2021“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中,潍坊市荣获地级市优秀组织奖第一名,实现“三连冠”,《潍县金石志潍县金石遗文录》入选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市图书馆荣获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寿光市融媒体中心在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中国文化报》头版整版对潍坊市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勇于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破解业务难题
面对文旅事业发展的“老大难”“硬骨头”和瓶颈问题,积极应对疫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冲击,潍坊市文旅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改革创新走在前、安全形势平稳向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竞争秩序持续规范、质量提升高位推进、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的目标,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良好有序、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
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潍洲文化创意产业园等6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重大项目,迪梦温泉小镇一期等3个项目入选2021年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亲海垂钓度假区、潍坊滨海游艇垂钓游乐2个项目完成签约,青州不夜城项目立项,引进高端人才2名、科研院所1个,鲁东大学潍坊文旅创意软件实践基地成功落户,歌尔电子、滨海旅游集团分别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意和精品旅游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称号。
以“中国画都”为名片,筹备成立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书画平台公司,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组织“三个模式”、潍坊手造、景区景点和重点企业等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特色风筝等8个“山东手造”项目受到参展单位一致称赞,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等新闻媒体对潍坊展区给予专题报道。
大力推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应邀参加文旅部举办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座谈会,中国文化报以《学会一门手艺,过上幸福日子——山东潍坊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题报道潍坊市经验做法。积极开发推广文创产品, 12件(套)作品入选山东省庆祝建党100周年100款红色文创产品推荐名单,组织111件/套作品参加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数量居全省第一。
全力开拓全域旅游,召开全域旅游发展研讨会、全市5A级景区培育创建研讨会、城市品牌营销研讨会,建立潍坊市旅游智慧外脑团队,在全国率先推行景区长制,昌邑青山秀水景区、临朐石门坊、高密红高粱小镇积极争创4A级旅游景区,建成125个市级景区村庄,7个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39个村入选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总数达到18家,村庄景区化建设领跑全省。2021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601.95万人次,增长152.82%,恢复至2019年的94.9%;实现旅游总收入374.34亿元,增长219.69%,恢复至2019年的93.2%。
积极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成功举办第五届潍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直接带动消费1050万元,间接带动消费1.1237亿元,全市58家院线影院票房收入1.5125亿元,潍坊市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积极提升文化旅游营商环境,实施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和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出台《潍坊市旅行社旅游包车执法协作机制》,出动检查人员7.9684万人次,检查企业2.2599万家次,办结案件202件,全面规范了文化旅游市场秩序。
坚持融合创新,以“党建 ”为文旅发展开新局谋新篇
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 ”走出新路子、实现新发展,实现党建工作和文旅发展两促进、双提升。
通过“党建 ”融合创新发展,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格局已经逐渐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些制约融合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渐破除,推动文化和旅游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标准融合发展,不断趟出新路径,谋出新篇章。
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工程硕果累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获文旅部正式授牌,潍坊市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中作典型发言,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年画、书法专业委员会获批成立,举办“不忘初心·百年百艺”潍坊民间艺术精品展,中国年画博物馆正式启用,成功举办2021中国青州书画年会,引起热烈社会反响。
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现重大突破,成立潍坊博物馆学会历史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召开潍坊市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制定出台《潍坊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物考古前置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立潍县集中营研究会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提升工程专家顾问团,昌邑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模式在全省推广。城市名片打造工程成效显著,发挥全市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优势,积极争创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成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评选城市之一。
积极提升区域性国际影响力,成功获评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充分挖掘潍县乐道院·西方侨民集中营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潍坊市成为国内第二家国际和平城市。推进版权示范城市创建,成立版权调解委员会和专家库,聘任首批版权纠纷调解专家,制定《潍坊市著作权纠纷“三调一诉”实施办法》,潍坊市荣膺“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荣获“2020年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这是潍坊市历史上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也是本届评选中山东省唯一获奖单位和全国唯一获奖的文化执法机构。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紧紧抓住新时期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牢牢抓住党建统领这个总抓手,以火热的干事创业热情和赤诚的开拓创新激情,全面引燃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开拓新篇章
三个狠抓内容?
一是明确责任,狠抓检查。 围绕“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检查领域,采取“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自查、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等方式展开,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非法从事运输经营的,坚决依法整顿、取缔。
二是明确重点,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进行问题隐患排查整治。道路运输方面,通过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对全市“两客一危”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公共交通方面,加大对地铁、公交、出租车等运营企业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大客流”客运安全、突发情况预案等落实情况。公路运营方面,突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保畅、公路工程施工、公路消防安全等“三项检查重点”,对公路各分支机构、各区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覆盖。
三是明确要求,狠抓执法。坚持“检查”和“处罚”两手抓、两手硬,实施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水路运输“打非治违”、港口危险货物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各类违法行为形成精准打击,加大执法威慑力。
三个狠抓内容?
一是明确责任,狠抓检查。 围绕“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城市客运”等重点检查领域,采取“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自查、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等方式展开,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对非法从事运输经营的,坚决依法整顿、取缔。
二是明确重点,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进行问题隐患排查整治。道路运输方面,通过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对全市“两客一危”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公共交通方面,加大对地铁、公交、出租车等运营企业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大客流”客运安全、突发情况预案等落实情况。公路运营方面,突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保畅、公路工程施工、公路消防安全等“三项检查重点”,对公路各分支机构、各区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覆盖。
三是明确要求,狠抓执法。坚持“检查”和“处罚”两手抓、两手硬,实施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水路运输“打非治违”、港口危险货物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对各类违法行为形成精准打击,加大执法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