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铁塔能源(千佛塔梅州开放时间?)
1. 千佛塔梅州开放时间?
答案是:千佛塔全年 9:30-21:00。
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千佛塔,其大门和大殿是免门票,全天开放,登塔要付费(但有时不开放)。
梅州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
2. 潮汕三大名塔?
千佛塔梅州的千佛塔是座有名的佛塔,它位于梅州市东郊滨临梅江,群山环抱,是一座九级八角棱层塔,登临塔顶城廊风景尽收眼底。该塔原是南汉千佛铁塔发展起来的尼众道场,晨钟暮鼓发人深省,经声梵乐悠然尘外,不啻人间净土,十方瞻仰,同沾福泽。
凤凰塔潮州的“龙湫宝塔”也称“凤凰塔”,位于潮城北郊韩江河面的小沙洲。“龙”是古代传说的一种神物。杜甫诗云:“南有龙兮在山湫(山间水池)湫兮如凤,凄兮如雨”这里指有宝塔滨临韩江,飞龙乘云而沾江水之意。凤凰在古代传说中为百鸟之王,象征潮人高尚的人文气质。该塔为万历年间(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的石塔,宝塔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望而得名,是潮州八景之一的风景塔。
文明塔饶平三饶城东南面二华里的塔山上,有座古塔名曰“文明塔”。该塔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89)至四十七年(1699)历经十年建成,时郭于藩任县令,见饶平民风骠悍,以倡导文明为由而修建。塔分七层高五丈,相传塔内树一巨碑,上题“新事隐语”四字,碑文为五言诗云:“天高一望空(大),水至青如许(清),悬着本无心(县),贪多贝应去(令),横目点离州(四川),廓上开新宇(郭),竿头竹已非(于),水草翻无羽(藩),同舟走相告(造),土草合为侣(塔),健儿欠失人(建),木侧堪乔半(桥)。”仔细推敲却是一篇谜文,隐语为:大清县令四川郭于藩造塔建桥。登临斯塔,极目四望远处闽粤群山莽莽苍苍,近处银波粼粼,颇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感。
文光塔文光塔位于潮阳中心城区护城河旁的文光公园里,它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距今已有875年的历史,整座塔是砖石结构,高42.42米,是八角形七层的空心塔,塔内设有螺旋石阶122级,内围置石栏杆,塔端有一红葫芦,七层塔门两旁各有一对石狮,工艺精美逼真。底层塔门镌刻着一副对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金石”是潮阳名镇,历代人才辈出,“斗牛”是二十八宿的星名,昭示潮阳是个地灵人杰像星斗一样闪烁着熠熠光芒。
柘林镇风塔饶平柘林镇风吹岭西麓古塔,处于岭脚海滨座落风口,故取名“镇风塔”。古塔北面山坡石壁上镌刻“天风海涛”四个大楷字。该塔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二月,塔高22米,塔基围16米,为八角七级石塔,塔尖为千斤石雕宝葫芦,塔基围屏上有花卉鸟兽,历史故事等石雕图案,古朴典雅,游人可沿螺旋石梯登塔顶,每层开圆窗和拱门各一个,凭拱门步出外面塔廊,廊上有石栏杆护卫。它是潮汕最古老也是最高、工程难度最大的石结构名塔。登临塔顶,海天水色一览无遗,素以“有旗无带,有马无鞍,有门无闩,有井无栏,金龟朝北斗,龟蛇锁海口”而名闻遐迩。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柘林镇风塔”为昔年“丝绸之路”的海上灯塔。
瑞光塔瑞光塔是一座学府塔。它位于饶平县黄冈镇凤江河南隅,三百多年前这里是凤江双子河汇流冲积的一片绿洲,江流迤逦,惠风和畅,绿竹摇曳,古木挺秀,风景优美雅静,许多文人学子争相结庐于此。传说建塔前夕,忽见南方天际彩光夜现,父老以为祥瑞故名瑞光塔。该塔建于明天启二年至六年(1622—1626),为八角形亭阁式三层楼塔,灰沙木结构,高约18米,顶端正中高悬一宝葫芦。原瑞光塔周围有书屋环绕,为明、清的“瑞光书院”。瑞光塔底层拱门有名联一对:瑞启河图龙马偏先识字,光分太乙神仙亦喜读书。上联隐含龙马背负河图呈瑞祥之气,下联借刘向校正五经的治学精神感动了太乙星仙也堪为书院学子学习的榜样。
3. 潮汕三大名塔?
千佛塔梅州的千佛塔是座有名的佛塔,它位于梅州市东郊滨临梅江,群山环抱,是一座九级八角棱层塔,登临塔顶城廊风景尽收眼底。该塔原是南汉千佛铁塔发展起来的尼众道场,晨钟暮鼓发人深省,经声梵乐悠然尘外,不啻人间净土,十方瞻仰,同沾福泽。
凤凰塔潮州的“龙湫宝塔”也称“凤凰塔”,位于潮城北郊韩江河面的小沙洲。“龙”是古代传说的一种神物。杜甫诗云:“南有龙兮在山湫(山间水池)湫兮如凤,凄兮如雨”这里指有宝塔滨临韩江,飞龙乘云而沾江水之意。凤凰在古代传说中为百鸟之王,象征潮人高尚的人文气质。该塔为万历年间(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的石塔,宝塔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望而得名,是潮州八景之一的风景塔。
文明塔饶平三饶城东南面二华里的塔山上,有座古塔名曰“文明塔”。该塔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89)至四十七年(1699)历经十年建成,时郭于藩任县令,见饶平民风骠悍,以倡导文明为由而修建。塔分七层高五丈,相传塔内树一巨碑,上题“新事隐语”四字,碑文为五言诗云:“天高一望空(大),水至青如许(清),悬着本无心(县),贪多贝应去(令),横目点离州(四川),廓上开新宇(郭),竿头竹已非(于),水草翻无羽(藩),同舟走相告(造),土草合为侣(塔),健儿欠失人(建),木侧堪乔半(桥)。”仔细推敲却是一篇谜文,隐语为:大清县令四川郭于藩造塔建桥。登临斯塔,极目四望远处闽粤群山莽莽苍苍,近处银波粼粼,颇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感。
文光塔文光塔位于潮阳中心城区护城河旁的文光公园里,它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距今已有875年的历史,整座塔是砖石结构,高42.42米,是八角形七层的空心塔,塔内设有螺旋石阶122级,内围置石栏杆,塔端有一红葫芦,七层塔门两旁各有一对石狮,工艺精美逼真。底层塔门镌刻着一副对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金石”是潮阳名镇,历代人才辈出,“斗牛”是二十八宿的星名,昭示潮阳是个地灵人杰像星斗一样闪烁着熠熠光芒。
柘林镇风塔饶平柘林镇风吹岭西麓古塔,处于岭脚海滨座落风口,故取名“镇风塔”。古塔北面山坡石壁上镌刻“天风海涛”四个大楷字。该塔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二月,塔高22米,塔基围16米,为八角七级石塔,塔尖为千斤石雕宝葫芦,塔基围屏上有花卉鸟兽,历史故事等石雕图案,古朴典雅,游人可沿螺旋石梯登塔顶,每层开圆窗和拱门各一个,凭拱门步出外面塔廊,廊上有石栏杆护卫。它是潮汕最古老也是最高、工程难度最大的石结构名塔。登临塔顶,海天水色一览无遗,素以“有旗无带,有马无鞍,有门无闩,有井无栏,金龟朝北斗,龟蛇锁海口”而名闻遐迩。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柘林镇风塔”为昔年“丝绸之路”的海上灯塔。
瑞光塔瑞光塔是一座学府塔。它位于饶平县黄冈镇凤江河南隅,三百多年前这里是凤江双子河汇流冲积的一片绿洲,江流迤逦,惠风和畅,绿竹摇曳,古木挺秀,风景优美雅静,许多文人学子争相结庐于此。传说建塔前夕,忽见南方天际彩光夜现,父老以为祥瑞故名瑞光塔。该塔建于明天启二年至六年(1622—1626),为八角形亭阁式三层楼塔,灰沙木结构,高约18米,顶端正中高悬一宝葫芦。原瑞光塔周围有书屋环绕,为明、清的“瑞光书院”。瑞光塔底层拱门有名联一对:瑞启河图龙马偏先识字,光分太乙神仙亦喜读书。上联隐含龙马背负河图呈瑞祥之气,下联借刘向校正五经的治学精神感动了太乙星仙也堪为书院学子学习的榜样。
4. 梅州千佛塔,供奉是谁?
它没有明确的供奉,它是塔中有铸有千尊佛像而建的塔,故为千佛塔。
千佛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年)。塔高4.2米,宽1.6米,为四方形,每面铸大小佛像250尊,四面合计为垂直千佛,故名,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千佛宝塔始于修慧寺内,后毁,乾隆初年由嘉应州官王者辅迁置于梅城东郊山上。1989年释明慧法师来梅后接纳众议,将被围于钢铁厂内的千佛铁塔迁入普同塔院内保护。后得政府重视及海内外乡贤善信匡助,宝塔于1991年奠基,1993年冬主塔竣工。塔高36米,全花岗岩石结构,共九层。首层置修复之千佛铁塔,二至八层内壁镶千尊汉白玉佛,第九层安放千尊金佛,塔顶又有一座七层小石塔。塔中上下共三千尊佛,构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为梅州一大艺术杰作,是东南胜境之奇观。
5. 梅州千佛塔,供奉是谁?
它没有明确的供奉,它是塔中有铸有千尊佛像而建的塔,故为千佛塔。
千佛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年)。塔高4.2米,宽1.6米,为四方形,每面铸大小佛像250尊,四面合计为垂直千佛,故名,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千佛宝塔始于修慧寺内,后毁,乾隆初年由嘉应州官王者辅迁置于梅城东郊山上。1989年释明慧法师来梅后接纳众议,将被围于钢铁厂内的千佛铁塔迁入普同塔院内保护。后得政府重视及海内外乡贤善信匡助,宝塔于1991年奠基,1993年冬主塔竣工。塔高36米,全花岗岩石结构,共九层。首层置修复之千佛铁塔,二至八层内壁镶千尊汉白玉佛,第九层安放千尊金佛,塔顶又有一座七层小石塔。塔中上下共三千尊佛,构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为梅州一大艺术杰作,是东南胜境之奇观。
6. 潮汕三大名塔?
千佛塔梅州的千佛塔是座有名的佛塔,它位于梅州市东郊滨临梅江,群山环抱,是一座九级八角棱层塔,登临塔顶城廊风景尽收眼底。该塔原是南汉千佛铁塔发展起来的尼众道场,晨钟暮鼓发人深省,经声梵乐悠然尘外,不啻人间净土,十方瞻仰,同沾福泽。
凤凰塔潮州的“龙湫宝塔”也称“凤凰塔”,位于潮城北郊韩江河面的小沙洲。“龙”是古代传说的一种神物。杜甫诗云:“南有龙兮在山湫(山间水池)湫兮如凤,凄兮如雨”这里指有宝塔滨临韩江,飞龙乘云而沾江水之意。凤凰在古代传说中为百鸟之王,象征潮人高尚的人文气质。该塔为万历年间(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的石塔,宝塔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望而得名,是潮州八景之一的风景塔。
文明塔饶平三饶城东南面二华里的塔山上,有座古塔名曰“文明塔”。该塔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89)至四十七年(1699)历经十年建成,时郭于藩任县令,见饶平民风骠悍,以倡导文明为由而修建。塔分七层高五丈,相传塔内树一巨碑,上题“新事隐语”四字,碑文为五言诗云:“天高一望空(大),水至青如许(清),悬着本无心(县),贪多贝应去(令),横目点离州(四川),廓上开新宇(郭),竿头竹已非(于),水草翻无羽(藩),同舟走相告(造),土草合为侣(塔),健儿欠失人(建),木侧堪乔半(桥)。”仔细推敲却是一篇谜文,隐语为:大清县令四川郭于藩造塔建桥。登临斯塔,极目四望远处闽粤群山莽莽苍苍,近处银波粼粼,颇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感。
文光塔文光塔位于潮阳中心城区护城河旁的文光公园里,它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距今已有875年的历史,整座塔是砖石结构,高42.42米,是八角形七层的空心塔,塔内设有螺旋石阶122级,内围置石栏杆,塔端有一红葫芦,七层塔门两旁各有一对石狮,工艺精美逼真。底层塔门镌刻着一副对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金石”是潮阳名镇,历代人才辈出,“斗牛”是二十八宿的星名,昭示潮阳是个地灵人杰像星斗一样闪烁着熠熠光芒。
柘林镇风塔饶平柘林镇风吹岭西麓古塔,处于岭脚海滨座落风口,故取名“镇风塔”。古塔北面山坡石壁上镌刻“天风海涛”四个大楷字。该塔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二月,塔高22米,塔基围16米,为八角七级石塔,塔尖为千斤石雕宝葫芦,塔基围屏上有花卉鸟兽,历史故事等石雕图案,古朴典雅,游人可沿螺旋石梯登塔顶,每层开圆窗和拱门各一个,凭拱门步出外面塔廊,廊上有石栏杆护卫。它是潮汕最古老也是最高、工程难度最大的石结构名塔。登临塔顶,海天水色一览无遗,素以“有旗无带,有马无鞍,有门无闩,有井无栏,金龟朝北斗,龟蛇锁海口”而名闻遐迩。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柘林镇风塔”为昔年“丝绸之路”的海上灯塔。
瑞光塔瑞光塔是一座学府塔。它位于饶平县黄冈镇凤江河南隅,三百多年前这里是凤江双子河汇流冲积的一片绿洲,江流迤逦,惠风和畅,绿竹摇曳,古木挺秀,风景优美雅静,许多文人学子争相结庐于此。传说建塔前夕,忽见南方天际彩光夜现,父老以为祥瑞故名瑞光塔。该塔建于明天启二年至六年(1622—1626),为八角形亭阁式三层楼塔,灰沙木结构,高约18米,顶端正中高悬一宝葫芦。原瑞光塔周围有书屋环绕,为明、清的“瑞光书院”。瑞光塔底层拱门有名联一对:瑞启河图龙马偏先识字,光分太乙神仙亦喜读书。上联隐含龙马背负河图呈瑞祥之气,下联借刘向校正五经的治学精神感动了太乙星仙也堪为书院学子学习的榜样。
7. 千佛塔梅州开放时间?
答案是:千佛塔全年 9:30-21:00。
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千佛塔,其大门和大殿是免门票,全天开放,登塔要付费(但有时不开放)。
梅州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
8. 千佛塔梅州开放时间?
答案是:千佛塔全年 9:30-21:00。
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千佛塔,其大门和大殿是免门票,全天开放,登塔要付费(但有时不开放)。
梅州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
9. 梅州千佛塔,供奉是谁?
它没有明确的供奉,它是塔中有铸有千尊佛像而建的塔,故为千佛塔。
千佛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年)。塔高4.2米,宽1.6米,为四方形,每面铸大小佛像250尊,四面合计为垂直千佛,故名,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千佛宝塔始于修慧寺内,后毁,乾隆初年由嘉应州官王者辅迁置于梅城东郊山上。1989年释明慧法师来梅后接纳众议,将被围于钢铁厂内的千佛铁塔迁入普同塔院内保护。后得政府重视及海内外乡贤善信匡助,宝塔于1991年奠基,1993年冬主塔竣工。塔高36米,全花岗岩石结构,共九层。首层置修复之千佛铁塔,二至八层内壁镶千尊汉白玉佛,第九层安放千尊金佛,塔顶又有一座七层小石塔。塔中上下共三千尊佛,构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为梅州一大艺术杰作,是东南胜境之奇观。
10. 一座塔为什么叫千佛塔?
梅州千佛铁塔(原梅县千佛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塔高4.5米,底宽1.6米,四方形,七层。除首层和顶层外,每层的方隅下均有塔檐,宽十数厘米,檐角皆有栩栩而生的昂头蟾蜍,是为系铃之处。整个塔的造型极为精美。自二至六层,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计为千佛。故名千佛塔。
11. 潮汕三大名塔?
千佛塔梅州的千佛塔是座有名的佛塔,它位于梅州市东郊滨临梅江,群山环抱,是一座九级八角棱层塔,登临塔顶城廊风景尽收眼底。该塔原是南汉千佛铁塔发展起来的尼众道场,晨钟暮鼓发人深省,经声梵乐悠然尘外,不啻人间净土,十方瞻仰,同沾福泽。
凤凰塔潮州的“龙湫宝塔”也称“凤凰塔”,位于潮城北郊韩江河面的小沙洲。“龙”是古代传说的一种神物。杜甫诗云:“南有龙兮在山湫(山间水池)湫兮如凤,凄兮如雨”这里指有宝塔滨临韩江,飞龙乘云而沾江水之意。凤凰在古代传说中为百鸟之王,象征潮人高尚的人文气质。该塔为万历年间(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的石塔,宝塔遥对凤凰山又与隔江的凤凰台相望而得名,是潮州八景之一的风景塔。
文明塔饶平三饶城东南面二华里的塔山上,有座古塔名曰“文明塔”。该塔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89)至四十七年(1699)历经十年建成,时郭于藩任县令,见饶平民风骠悍,以倡导文明为由而修建。塔分七层高五丈,相传塔内树一巨碑,上题“新事隐语”四字,碑文为五言诗云:“天高一望空(大),水至青如许(清),悬着本无心(县),贪多贝应去(令),横目点离州(四川),廓上开新宇(郭),竿头竹已非(于),水草翻无羽(藩),同舟走相告(造),土草合为侣(塔),健儿欠失人(建),木侧堪乔半(桥)。”仔细推敲却是一篇谜文,隐语为:大清县令四川郭于藩造塔建桥。登临斯塔,极目四望远处闽粤群山莽莽苍苍,近处银波粼粼,颇有风景这边独好之感。
文光塔文光塔位于潮阳中心城区护城河旁的文光公园里,它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距今已有875年的历史,整座塔是砖石结构,高42.42米,是八角形七层的空心塔,塔内设有螺旋石阶122级,内围置石栏杆,塔端有一红葫芦,七层塔门两旁各有一对石狮,工艺精美逼真。底层塔门镌刻着一副对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金石”是潮阳名镇,历代人才辈出,“斗牛”是二十八宿的星名,昭示潮阳是个地灵人杰像星斗一样闪烁着熠熠光芒。
柘林镇风塔饶平柘林镇风吹岭西麓古塔,处于岭脚海滨座落风口,故取名“镇风塔”。古塔北面山坡石壁上镌刻“天风海涛”四个大楷字。该塔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二月,塔高22米,塔基围16米,为八角七级石塔,塔尖为千斤石雕宝葫芦,塔基围屏上有花卉鸟兽,历史故事等石雕图案,古朴典雅,游人可沿螺旋石梯登塔顶,每层开圆窗和拱门各一个,凭拱门步出外面塔廊,廊上有石栏杆护卫。它是潮汕最古老也是最高、工程难度最大的石结构名塔。登临塔顶,海天水色一览无遗,素以“有旗无带,有马无鞍,有门无闩,有井无栏,金龟朝北斗,龟蛇锁海口”而名闻遐迩。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柘林镇风塔”为昔年“丝绸之路”的海上灯塔。
瑞光塔瑞光塔是一座学府塔。它位于饶平县黄冈镇凤江河南隅,三百多年前这里是凤江双子河汇流冲积的一片绿洲,江流迤逦,惠风和畅,绿竹摇曳,古木挺秀,风景优美雅静,许多文人学子争相结庐于此。传说建塔前夕,忽见南方天际彩光夜现,父老以为祥瑞故名瑞光塔。该塔建于明天启二年至六年(1622—1626),为八角形亭阁式三层楼塔,灰沙木结构,高约18米,顶端正中高悬一宝葫芦。原瑞光塔周围有书屋环绕,为明、清的“瑞光书院”。瑞光塔底层拱门有名联一对:瑞启河图龙马偏先识字,光分太乙神仙亦喜读书。上联隐含龙马背负河图呈瑞祥之气,下联借刘向校正五经的治学精神感动了太乙星仙也堪为书院学子学习的榜样。
12. 一座塔为什么叫千佛塔?
梅州千佛铁塔(原梅县千佛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塔高4.5米,底宽1.6米,四方形,七层。除首层和顶层外,每层的方隅下均有塔檐,宽十数厘米,檐角皆有栩栩而生的昂头蟾蜍,是为系铃之处。整个塔的造型极为精美。自二至六层,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计为千佛。故名千佛塔。
13. 一座塔为什么叫千佛塔?
梅州千佛铁塔(原梅县千佛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塔高4.5米,底宽1.6米,四方形,七层。除首层和顶层外,每层的方隅下均有塔檐,宽十数厘米,檐角皆有栩栩而生的昂头蟾蜍,是为系铃之处。整个塔的造型极为精美。自二至六层,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计为千佛。故名千佛塔。
14. 一座塔为什么叫千佛塔?
梅州千佛铁塔(原梅县千佛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塔高4.5米,底宽1.6米,四方形,七层。除首层和顶层外,每层的方隅下均有塔檐,宽十数厘米,檐角皆有栩栩而生的昂头蟾蜍,是为系铃之处。整个塔的造型极为精美。自二至六层,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计为千佛。故名千佛塔。
15. 千佛塔梅州开放时间?
答案是:千佛塔全年 9:30-21:00。
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千佛塔,其大门和大殿是免门票,全天开放,登塔要付费(但有时不开放)。
梅州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
16. 梅州千佛塔,供奉是谁?
它没有明确的供奉,它是塔中有铸有千尊佛像而建的塔,故为千佛塔。
千佛铁塔,铸于南汉大宝八年(965年)。塔高4.2米,宽1.6米,为四方形,每面铸大小佛像250尊,四面合计为垂直千佛,故名,是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
千佛宝塔始于修慧寺内,后毁,乾隆初年由嘉应州官王者辅迁置于梅城东郊山上。1989年释明慧法师来梅后接纳众议,将被围于钢铁厂内的千佛铁塔迁入普同塔院内保护。后得政府重视及海内外乡贤善信匡助,宝塔于1991年奠基,1993年冬主塔竣工。塔高36米,全花岗岩石结构,共九层。首层置修复之千佛铁塔,二至八层内壁镶千尊汉白玉佛,第九层安放千尊金佛,塔顶又有一座七层小石塔。塔中上下共三千尊佛,构成塔中有塔,塔上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为梅州一大艺术杰作,是东南胜境之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