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尿素品牌有哪些?(内蒙古尿素品牌有哪些?)
1. 内蒙古尿素品牌有哪些?
1、内蒙古兴安盟大洼冶金有限公司 2、内蒙古包头市中冶化工有限公司 3、内蒙古德力西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4、内蒙古国药集团苏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内蒙古兴安盟绿林化工有限公司
2. 内蒙古尿素品牌有哪些?
1、内蒙古兴安盟大洼冶金有限公司 2、内蒙古包头市中冶化工有限公司 3、内蒙古德力西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4、内蒙古国药集团苏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内蒙古兴安盟绿林化工有限公司
3. 辽河服务区有充电桩吗?
有的,服务区现在有充电桩,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区都有充电桩。所以如果是驾驶新能源车辆跑高速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尤其是要了解该路线上的各个服务区有没有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功能其实跟加油站的加油机是比较相似的,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
4. 辽河服务区有充电桩吗?
有的,服务区现在有充电桩,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区都有充电桩。所以如果是驾驶新能源车辆跑高速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尤其是要了解该路线上的各个服务区有没有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功能其实跟加油站的加油机是比较相似的,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
5. 盘锦2021重点项目名单?
1.二界沟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2.绿色节能真空绝热一体化墙体板项目
3.年产900吨纸质餐具包装制品生产
4.2500Nm3/h甲醇裂解制氢及充装项目
5.年产1.5万吨塑料包装膜及胶绒垫生产项目
6.兴隆台区社会福利院消防、供暖改造工程项目
7.兴隆台区公益性墓地建设项目
8.兴隆台区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
9.盘山县高升森林公园健康步道建设项目
10.兴隆台区旺学府等20个新建社区办公用房改建项目
11.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输送管廊项目
12.盘锦鹤源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肥改扩建项目
13.盘锦市盘山县高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4.盘锦市盘山县胡家烈士陵园改建项目
15.盘锦市盘山县古城子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6.盘锦彩云百货有限公司冷库
17.国政家园(一期)
18.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校舍维修工程
19.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体育场看台内部维修改造工程
20.盘锦市盘山县沙岭战役纪念馆建设项目
21.盘锦市盘山县太平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22.大洼区道路管网工程
23.大洼区输电线路迁改工程
24.盘锦帅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25.大洼区赵圈河镇红海彤湾花园新城小区改造工程
26.盘锦市大洼区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
27.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兴盛桥南片区)
28.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向阳新兴片区、繁瀛生片区、永安振兴片区)
29.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荣兴街道荣兴片区、二界沟街道兴海、海隆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30.赛格商住服务中心配电系统收尾工程-B区商网及地库配电工程
31.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消防系统配套完善及改造工程
32.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东街配电系统配套完善工程
33.向海明珠小区消防维修工程
34.标准化厂房配套完善工程
35.废旧汽车回收与拆解处理项目
36.盘山县8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
37.盘锦日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润滑油等非危化品仓储改扩建项目
38.盘锦长荣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沥青等非危化品仓储建设项目
39.长寿乐临时堆积场项目
40.亿良新型环保餐具项目
41.长寿乐临时堆积场(二)
42.盘山县坝墙子农垦佳苑小区雨排管网项目
43.盘锦东部新城(农垦佳苑)小区雨污管网分离工程项目
44.年产2000吨彩色塑料功能母料项目
45.兴隆台区兴旺社区兴旺小区等三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6.兴隆台区坤隆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7.兴隆台区财贸社区欧式小区等六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8.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9.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团结小区等四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0.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1.兴隆台区紫园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2.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3.兴海街道红旗桥改造项目
54.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5.华源时代城小区完善工程
56.盘山顺通路桥服务有限公司沥青搅拌站项目
57.盘锦市盘山县羊圈子镇足球场项目
58.盘锦运通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及门卫建设项目
59.辽宁鸿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配电新建工程
60.恢复财富大厦备用电源工程
61.盘锦市大洼区田家群众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62.盘锦高升经济区长寿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
63.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64.甜水镇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项目
65.盘山县2020年排水防涝(二期)工程
66.1000t/h循环排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项目
67.东郭街道办事处308省道盘锦西出口南北侧今冬明春绿化工程
68.盘锦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年产750吨蛋制品项目项目
69.临港仓储物流运输及汽车修理
70.100万吨/年高芳烃油精细分离项目
6. 盘锦2021重点项目名单?
1.二界沟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2.绿色节能真空绝热一体化墙体板项目
3.年产900吨纸质餐具包装制品生产
4.2500Nm3/h甲醇裂解制氢及充装项目
5.年产1.5万吨塑料包装膜及胶绒垫生产项目
6.兴隆台区社会福利院消防、供暖改造工程项目
7.兴隆台区公益性墓地建设项目
8.兴隆台区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
9.盘山县高升森林公园健康步道建设项目
10.兴隆台区旺学府等20个新建社区办公用房改建项目
11.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输送管廊项目
12.盘锦鹤源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肥改扩建项目
13.盘锦市盘山县高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4.盘锦市盘山县胡家烈士陵园改建项目
15.盘锦市盘山县古城子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6.盘锦彩云百货有限公司冷库
17.国政家园(一期)
18.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校舍维修工程
19.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体育场看台内部维修改造工程
20.盘锦市盘山县沙岭战役纪念馆建设项目
21.盘锦市盘山县太平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22.大洼区道路管网工程
23.大洼区输电线路迁改工程
24.盘锦帅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25.大洼区赵圈河镇红海彤湾花园新城小区改造工程
26.盘锦市大洼区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
27.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兴盛桥南片区)
28.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向阳新兴片区、繁瀛生片区、永安振兴片区)
29.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荣兴街道荣兴片区、二界沟街道兴海、海隆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30.赛格商住服务中心配电系统收尾工程-B区商网及地库配电工程
31.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消防系统配套完善及改造工程
32.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东街配电系统配套完善工程
33.向海明珠小区消防维修工程
34.标准化厂房配套完善工程
35.废旧汽车回收与拆解处理项目
36.盘山县8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
37.盘锦日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润滑油等非危化品仓储改扩建项目
38.盘锦长荣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沥青等非危化品仓储建设项目
39.长寿乐临时堆积场项目
40.亿良新型环保餐具项目
41.长寿乐临时堆积场(二)
42.盘山县坝墙子农垦佳苑小区雨排管网项目
43.盘锦东部新城(农垦佳苑)小区雨污管网分离工程项目
44.年产2000吨彩色塑料功能母料项目
45.兴隆台区兴旺社区兴旺小区等三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6.兴隆台区坤隆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7.兴隆台区财贸社区欧式小区等六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8.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9.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团结小区等四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0.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1.兴隆台区紫园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2.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3.兴海街道红旗桥改造项目
54.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5.华源时代城小区完善工程
56.盘山顺通路桥服务有限公司沥青搅拌站项目
57.盘锦市盘山县羊圈子镇足球场项目
58.盘锦运通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及门卫建设项目
59.辽宁鸿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配电新建工程
60.恢复财富大厦备用电源工程
61.盘锦市大洼区田家群众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62.盘锦高升经济区长寿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
63.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64.甜水镇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项目
65.盘山县2020年排水防涝(二期)工程
66.1000t/h循环排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项目
67.东郭街道办事处308省道盘锦西出口南北侧今冬明春绿化工程
68.盘锦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年产750吨蛋制品项目项目
69.临港仓储物流运输及汽车修理
70.100万吨/年高芳烃油精细分离项目
7. 内蒙古尿素品牌有哪些?
1、内蒙古兴安盟大洼冶金有限公司 2、内蒙古包头市中冶化工有限公司 3、内蒙古德力西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4、内蒙古国药集团苏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内蒙古兴安盟绿林化工有限公司
8. 辽河服务区有充电桩吗?
有的,服务区现在有充电桩,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区都有充电桩。所以如果是驾驶新能源车辆跑高速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尤其是要了解该路线上的各个服务区有没有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功能其实跟加油站的加油机是比较相似的,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
9. 盘锦2021重点项目名单?
1.二界沟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2.绿色节能真空绝热一体化墙体板项目
3.年产900吨纸质餐具包装制品生产
4.2500Nm3/h甲醇裂解制氢及充装项目
5.年产1.5万吨塑料包装膜及胶绒垫生产项目
6.兴隆台区社会福利院消防、供暖改造工程项目
7.兴隆台区公益性墓地建设项目
8.兴隆台区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
9.盘山县高升森林公园健康步道建设项目
10.兴隆台区旺学府等20个新建社区办公用房改建项目
11.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输送管廊项目
12.盘锦鹤源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肥改扩建项目
13.盘锦市盘山县高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4.盘锦市盘山县胡家烈士陵园改建项目
15.盘锦市盘山县古城子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6.盘锦彩云百货有限公司冷库
17.国政家园(一期)
18.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校舍维修工程
19.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体育场看台内部维修改造工程
20.盘锦市盘山县沙岭战役纪念馆建设项目
21.盘锦市盘山县太平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22.大洼区道路管网工程
23.大洼区输电线路迁改工程
24.盘锦帅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25.大洼区赵圈河镇红海彤湾花园新城小区改造工程
26.盘锦市大洼区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
27.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兴盛桥南片区)
28.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向阳新兴片区、繁瀛生片区、永安振兴片区)
29.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荣兴街道荣兴片区、二界沟街道兴海、海隆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30.赛格商住服务中心配电系统收尾工程-B区商网及地库配电工程
31.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消防系统配套完善及改造工程
32.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东街配电系统配套完善工程
33.向海明珠小区消防维修工程
34.标准化厂房配套完善工程
35.废旧汽车回收与拆解处理项目
36.盘山县8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
37.盘锦日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润滑油等非危化品仓储改扩建项目
38.盘锦长荣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沥青等非危化品仓储建设项目
39.长寿乐临时堆积场项目
40.亿良新型环保餐具项目
41.长寿乐临时堆积场(二)
42.盘山县坝墙子农垦佳苑小区雨排管网项目
43.盘锦东部新城(农垦佳苑)小区雨污管网分离工程项目
44.年产2000吨彩色塑料功能母料项目
45.兴隆台区兴旺社区兴旺小区等三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6.兴隆台区坤隆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7.兴隆台区财贸社区欧式小区等六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8.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9.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团结小区等四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0.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1.兴隆台区紫园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2.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3.兴海街道红旗桥改造项目
54.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5.华源时代城小区完善工程
56.盘山顺通路桥服务有限公司沥青搅拌站项目
57.盘锦市盘山县羊圈子镇足球场项目
58.盘锦运通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及门卫建设项目
59.辽宁鸿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配电新建工程
60.恢复财富大厦备用电源工程
61.盘锦市大洼区田家群众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62.盘锦高升经济区长寿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
63.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64.甜水镇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项目
65.盘山县2020年排水防涝(二期)工程
66.1000t/h循环排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项目
67.东郭街道办事处308省道盘锦西出口南北侧今冬明春绿化工程
68.盘锦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年产750吨蛋制品项目项目
69.临港仓储物流运输及汽车修理
70.100万吨/年高芳烃油精细分离项目
10. 内蒙古尿素品牌有哪些?
1、内蒙古兴安盟大洼冶金有限公司 2、内蒙古包头市中冶化工有限公司 3、内蒙古德力西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4、内蒙古国药集团苏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5、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内蒙古兴安盟绿林化工有限公司
11. 辽河服务区有充电桩吗?
有的,服务区现在有充电桩,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区都有充电桩。所以如果是驾驶新能源车辆跑高速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尤其是要了解该路线上的各个服务区有没有充电桩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功能其实跟加油站的加油机是比较相似的,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
12. 盘锦2021重点项目名单?
1.二界沟第一加油站建设项目
2.绿色节能真空绝热一体化墙体板项目
3.年产900吨纸质餐具包装制品生产
4.2500Nm3/h甲醇裂解制氢及充装项目
5.年产1.5万吨塑料包装膜及胶绒垫生产项目
6.兴隆台区社会福利院消防、供暖改造工程项目
7.兴隆台区公益性墓地建设项目
8.兴隆台区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
9.盘山县高升森林公园健康步道建设项目
10.兴隆台区旺学府等20个新建社区办公用房改建项目
11.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输送管廊项目
12.盘锦鹤源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有机肥改扩建项目
13.盘锦市盘山县高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4.盘锦市盘山县胡家烈士陵园改建项目
15.盘锦市盘山县古城子镇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16.盘锦彩云百货有限公司冷库
17.国政家园(一期)
18.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校舍维修工程
19.2020年盘锦市大洼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体育场看台内部维修改造工程
20.盘锦市盘山县沙岭战役纪念馆建设项目
21.盘锦市盘山县太平烈士陵园建设项目
22.大洼区道路管网工程
23.大洼区输电线路迁改工程
24.盘锦帅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
25.大洼区赵圈河镇红海彤湾花园新城小区改造工程
26.盘锦市大洼区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
27.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兴盛桥南片区)
28.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大洼街道向阳新兴片区、繁瀛生片区、永安振兴片区)
29.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荣兴街道荣兴片区、二界沟街道兴海、海隆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30.赛格商住服务中心配电系统收尾工程-B区商网及地库配电工程
31.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消防系统配套完善及改造工程
32.荣兴朝鲜族风情小镇商业街东街配电系统配套完善工程
33.向海明珠小区消防维修工程
34.标准化厂房配套完善工程
35.废旧汽车回收与拆解处理项目
36.盘山县8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
37.盘锦日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润滑油等非危化品仓储改扩建项目
38.盘锦长荣化工有限公司燃料油、沥青等非危化品仓储建设项目
39.长寿乐临时堆积场项目
40.亿良新型环保餐具项目
41.长寿乐临时堆积场(二)
42.盘山县坝墙子农垦佳苑小区雨排管网项目
43.盘锦东部新城(农垦佳苑)小区雨污管网分离工程项目
44.年产2000吨彩色塑料功能母料项目
45.兴隆台区兴旺社区兴旺小区等三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6.兴隆台区坤隆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7.兴隆台区财贸社区欧式小区等六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8.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49.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团结小区等四个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0.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1.兴隆台区紫园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2.兴隆台区军民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3.兴海街道红旗桥改造项目
54.兴隆台区兴隆社区(北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
55.华源时代城小区完善工程
56.盘山顺通路桥服务有限公司沥青搅拌站项目
57.盘锦市盘山县羊圈子镇足球场项目
58.盘锦运通化工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及门卫建设项目
59.辽宁鸿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配电新建工程
60.恢复财富大厦备用电源工程
61.盘锦市大洼区田家群众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62.盘锦高升经济区长寿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项目
63.2021年盘锦市大洼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洼街道东四站片区、田家街道富田东方片区)
64.甜水镇农业技术培训中心项目
65.盘山县2020年排水防涝(二期)工程
66.1000t/h循环排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项目
67.东郭街道办事处308省道盘锦西出口南北侧今冬明春绿化工程
68.盘锦丰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年产750吨蛋制品项目项目
69.临港仓储物流运输及汽车修理
70.100万吨/年高芳烃油精细分离项目
13. 盘锦属于什么级别的城市?
盘锦是四线城市,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辽河入海口城市,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二、盘锦相关简介
盘锦市于1984年6月建市,是一座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石化之城,中石油辽河油田总部就坐落于此。这里也是辽宁母亲河—辽河以及大辽河、大凌河三条河流入海口,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芦苇湿地,孕育了“天下奇观”红海滩,被誉为中国“湿地之都”“鹤乡”“鱼米之乡”。
地理区位。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21°25′至122°31′、北纬40°39′至41°27′之间。东、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区域,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与辽宁省内各大城市构成“2小时经济圈”。2020年京沈客专通车后,盘锦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小时经济圈”重要辐射区域。
地势地貌。盘锦地面平坦、多水无山,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覆盖了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
河流水系。盘锦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境内共有大中小自然河流21条,河流总长634公里,总流域面积3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包括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和大凌河;中小型河流17条,包括锦盘河、西沙河、月牙河、新开河、太平河、一统河等。现有中小型平原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座,水库总库容1.5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02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达到3.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3亿立方米、地下水0.93亿立方米。
土地面积。盘锦土地面积共4102.9平方公里。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包括农用地218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709.8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209.6平方公里;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573.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127.8平方公里。按照所有权划分,包括国有土地3634.5平方公里、集体土地468.4平方公里。全市海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7公里,滩涂面积39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盘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藏资源,辽河油田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初勘探开发以来,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784亿立方米,已开发建设32个油气田,建成12个油气生产单位。2018年,生产原油991.1万吨、天然气5.7亿立方米,连续33年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天然卤水资源分布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一般埋藏深度30~100米,其中矿化度在30~60克/升的天然卤水总储量约为13.29亿立方米。
湿地生态。盘锦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市除水稻田外的各类湿地面积达到2496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湿地2165平方公里、人工湿地331平方公里;湿地保护面积1240平方公里,占自然湿地的57.4%;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省重要湿地1处和省级湿地公园3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00平方公里,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广袤的湿地上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46种,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斑海豹重要产仔地。
气候条件。盘锦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2018年,全市平均气温9.9℃,总降水量446.6毫米。
行政区划。盘锦下辖1县、3区,即: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共有21个镇、35个街道,292个村、237个社区。盘山县辖3个街道、9个镇,共有18个社区、148个村;双台子区辖6个街道、2个镇,共有32个社区、18个村;兴隆台区辖18个街道,共有106个社区、19个村;大洼区辖8个街道、10个镇,共有81个社区、107个村。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9.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301人,出生率8.698‰;死亡人口6677人,死亡率5.139‰;人口自然增长率3.56‰。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人口的93.66%;共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8.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是: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综合实力。近年来,盘锦各项经济指标总量或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已经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活力潜力的城市之一。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6.6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7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5.3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11元和17136元,分别增长7.2%和7.5%。
工业。盘锦是辽宁乃至东北最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以油气采掘业为基础,以石化及精细化工为主导,装备制造、轻工建材、电子信息、粮油深加工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位居辽宁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58.3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油气采掘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9%;石化及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8.2亿元,占比为74.2%;装备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3亿元,占比为1.8%;轻工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8亿元,占比为4.4%;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亿元,占比为0.8%。
农业。拥有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水域约2000平方公里,鱼虾蟹贝资源蕴藏量约4—5万吨,占辽东湾蕴藏总量的70%;淡水水域1530平方公里,适宜发展淡水养殖。盘锦是国家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盘锦大米、河蟹、河豚、泥鳅、碱地柿子5种农产品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59.9万亩、产量104.2万吨;河蟹养殖面积160万亩、产量7.2万吨,产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2家,已成立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各1家。全市国有农场现有27家、分场232家,拥有耕地832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的国有农场群。
服务业。盘锦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3.6亿元。旅游业支柱作用显现,拥有A级旅游景区16家(其中4A级2家)、星级旅游饭店10家、国际品牌酒店7家,民宿(农家乐)2000间、8600张床位,2018年旅游总收入253.12亿元。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拥有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5个、国家级优秀物流园区1个,全省重点培育特色商业街区2个,全省特色电商平台3个;金融业发展潜力大,共有银行机构22家,其中农信社3家、村镇银行2家,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983亿元,存款余额1781.5亿元,贷款余额957.9亿元。
对外开放。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轴和渤海翼的重要节点,是“辽蒙欧”“辽满欧”“辽新欧”等辽宁对外开放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已被纳入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第三个核心引领区。全市形成以盘锦港为核心,辽东湾新区为龙头,各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各县区协同发展的全域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辽东湾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分别为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盘锦经济开发区、盘锦临港经济开发区、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盘锦港已建成25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吞吐能力达到7000万吨;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通过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考核验收,现已开通国内直达航线16条,建成7个内陆干港。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9亿美元,增长31.3%,外贸进出口总额168.7亿元,增长47.3%。
创新创业。盘锦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增强。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6648 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7件,规上科技型企业54%以上拥有专利;发展各类众创空间18家,孵化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和团队1200余个。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到2.12%。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140亿元。
城市建设。盘锦坚持“多城联创”,全面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油田专用路和村屯道路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四铁四高”和“一环七纵六横”的大交通体系。铁路运营里程260公里,公路总里程4008公里;公路密度98.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市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5.08%,供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9%。城市绿地覆盖率为43.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29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9.5%。
城乡一体化。盘锦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全市323个村黑色路面全覆盖;农村燃气户户通,全部用上清洁能源取暖;垃圾分类全面推开,一体化大环卫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建成119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户外简易旱厕基本消除;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扎实推进,客运公交站点2公里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达到100%。
民生及社会事业。盘锦是小康之城,是全省唯一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城市。连续多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全市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各项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4年提标,人均达到1743元/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助标准分别为520元、490元;现行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650元。全市有幼儿园377所,各类学校117所,其中“985”大学1所,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194个,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文化馆、艺术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试点示范。盘锦坚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目前共承担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16个。其中示范项目7项,主要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试点项目9项,主要有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等。
14. 盘锦属于什么级别的城市?
盘锦是四线城市,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辽河入海口城市,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二、盘锦相关简介
盘锦市于1984年6月建市,是一座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石化之城,中石油辽河油田总部就坐落于此。这里也是辽宁母亲河—辽河以及大辽河、大凌河三条河流入海口,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芦苇湿地,孕育了“天下奇观”红海滩,被誉为中国“湿地之都”“鹤乡”“鱼米之乡”。
地理区位。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21°25′至122°31′、北纬40°39′至41°27′之间。东、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区域,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与辽宁省内各大城市构成“2小时经济圈”。2020年京沈客专通车后,盘锦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小时经济圈”重要辐射区域。
地势地貌。盘锦地面平坦、多水无山,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覆盖了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
河流水系。盘锦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境内共有大中小自然河流21条,河流总长634公里,总流域面积3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包括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和大凌河;中小型河流17条,包括锦盘河、西沙河、月牙河、新开河、太平河、一统河等。现有中小型平原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座,水库总库容1.5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02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达到3.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3亿立方米、地下水0.93亿立方米。
土地面积。盘锦土地面积共4102.9平方公里。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包括农用地218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709.8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209.6平方公里;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573.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127.8平方公里。按照所有权划分,包括国有土地3634.5平方公里、集体土地468.4平方公里。全市海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7公里,滩涂面积39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盘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藏资源,辽河油田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初勘探开发以来,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784亿立方米,已开发建设32个油气田,建成12个油气生产单位。2018年,生产原油991.1万吨、天然气5.7亿立方米,连续33年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天然卤水资源分布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一般埋藏深度30~100米,其中矿化度在30~60克/升的天然卤水总储量约为13.29亿立方米。
湿地生态。盘锦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市除水稻田外的各类湿地面积达到2496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湿地2165平方公里、人工湿地331平方公里;湿地保护面积1240平方公里,占自然湿地的57.4%;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省重要湿地1处和省级湿地公园3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00平方公里,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广袤的湿地上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46种,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斑海豹重要产仔地。
气候条件。盘锦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2018年,全市平均气温9.9℃,总降水量446.6毫米。
行政区划。盘锦下辖1县、3区,即: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共有21个镇、35个街道,292个村、237个社区。盘山县辖3个街道、9个镇,共有18个社区、148个村;双台子区辖6个街道、2个镇,共有32个社区、18个村;兴隆台区辖18个街道,共有106个社区、19个村;大洼区辖8个街道、10个镇,共有81个社区、107个村。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9.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301人,出生率8.698‰;死亡人口6677人,死亡率5.139‰;人口自然增长率3.56‰。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人口的93.66%;共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8.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是: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综合实力。近年来,盘锦各项经济指标总量或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已经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活力潜力的城市之一。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6.6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7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5.3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11元和17136元,分别增长7.2%和7.5%。
工业。盘锦是辽宁乃至东北最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以油气采掘业为基础,以石化及精细化工为主导,装备制造、轻工建材、电子信息、粮油深加工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位居辽宁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58.3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油气采掘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9%;石化及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8.2亿元,占比为74.2%;装备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3亿元,占比为1.8%;轻工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8亿元,占比为4.4%;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亿元,占比为0.8%。
农业。拥有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水域约2000平方公里,鱼虾蟹贝资源蕴藏量约4—5万吨,占辽东湾蕴藏总量的70%;淡水水域1530平方公里,适宜发展淡水养殖。盘锦是国家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盘锦大米、河蟹、河豚、泥鳅、碱地柿子5种农产品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59.9万亩、产量104.2万吨;河蟹养殖面积160万亩、产量7.2万吨,产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2家,已成立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各1家。全市国有农场现有27家、分场232家,拥有耕地832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的国有农场群。
服务业。盘锦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3.6亿元。旅游业支柱作用显现,拥有A级旅游景区16家(其中4A级2家)、星级旅游饭店10家、国际品牌酒店7家,民宿(农家乐)2000间、8600张床位,2018年旅游总收入253.12亿元。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拥有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5个、国家级优秀物流园区1个,全省重点培育特色商业街区2个,全省特色电商平台3个;金融业发展潜力大,共有银行机构22家,其中农信社3家、村镇银行2家,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983亿元,存款余额1781.5亿元,贷款余额957.9亿元。
对外开放。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轴和渤海翼的重要节点,是“辽蒙欧”“辽满欧”“辽新欧”等辽宁对外开放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已被纳入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第三个核心引领区。全市形成以盘锦港为核心,辽东湾新区为龙头,各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各县区协同发展的全域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辽东湾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分别为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盘锦经济开发区、盘锦临港经济开发区、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盘锦港已建成25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吞吐能力达到7000万吨;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通过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考核验收,现已开通国内直达航线16条,建成7个内陆干港。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9亿美元,增长31.3%,外贸进出口总额168.7亿元,增长47.3%。
创新创业。盘锦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增强。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6648 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7件,规上科技型企业54%以上拥有专利;发展各类众创空间18家,孵化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和团队1200余个。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到2.12%。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140亿元。
城市建设。盘锦坚持“多城联创”,全面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油田专用路和村屯道路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四铁四高”和“一环七纵六横”的大交通体系。铁路运营里程260公里,公路总里程4008公里;公路密度98.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市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5.08%,供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9%。城市绿地覆盖率为43.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29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9.5%。
城乡一体化。盘锦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全市323个村黑色路面全覆盖;农村燃气户户通,全部用上清洁能源取暖;垃圾分类全面推开,一体化大环卫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建成119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户外简易旱厕基本消除;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扎实推进,客运公交站点2公里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达到100%。
民生及社会事业。盘锦是小康之城,是全省唯一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城市。连续多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全市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各项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4年提标,人均达到1743元/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助标准分别为520元、490元;现行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650元。全市有幼儿园377所,各类学校117所,其中“985”大学1所,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194个,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文化馆、艺术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试点示范。盘锦坚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目前共承担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16个。其中示范项目7项,主要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试点项目9项,主要有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等。
15. 盘锦属于什么级别的城市?
盘锦是四线城市,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辽河入海口城市,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二、盘锦相关简介
盘锦市于1984年6月建市,是一座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石化之城,中石油辽河油田总部就坐落于此。这里也是辽宁母亲河—辽河以及大辽河、大凌河三条河流入海口,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芦苇湿地,孕育了“天下奇观”红海滩,被誉为中国“湿地之都”“鹤乡”“鱼米之乡”。
地理区位。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21°25′至122°31′、北纬40°39′至41°27′之间。东、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区域,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与辽宁省内各大城市构成“2小时经济圈”。2020年京沈客专通车后,盘锦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小时经济圈”重要辐射区域。
地势地貌。盘锦地面平坦、多水无山,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覆盖了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
河流水系。盘锦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境内共有大中小自然河流21条,河流总长634公里,总流域面积3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包括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和大凌河;中小型河流17条,包括锦盘河、西沙河、月牙河、新开河、太平河、一统河等。现有中小型平原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座,水库总库容1.5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02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达到3.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3亿立方米、地下水0.93亿立方米。
土地面积。盘锦土地面积共4102.9平方公里。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包括农用地218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709.8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209.6平方公里;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573.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127.8平方公里。按照所有权划分,包括国有土地3634.5平方公里、集体土地468.4平方公里。全市海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7公里,滩涂面积39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盘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藏资源,辽河油田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初勘探开发以来,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784亿立方米,已开发建设32个油气田,建成12个油气生产单位。2018年,生产原油991.1万吨、天然气5.7亿立方米,连续33年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天然卤水资源分布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一般埋藏深度30~100米,其中矿化度在30~60克/升的天然卤水总储量约为13.29亿立方米。
湿地生态。盘锦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市除水稻田外的各类湿地面积达到2496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湿地2165平方公里、人工湿地331平方公里;湿地保护面积1240平方公里,占自然湿地的57.4%;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省重要湿地1处和省级湿地公园3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00平方公里,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广袤的湿地上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46种,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斑海豹重要产仔地。
气候条件。盘锦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2018年,全市平均气温9.9℃,总降水量446.6毫米。
行政区划。盘锦下辖1县、3区,即: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共有21个镇、35个街道,292个村、237个社区。盘山县辖3个街道、9个镇,共有18个社区、148个村;双台子区辖6个街道、2个镇,共有32个社区、18个村;兴隆台区辖18个街道,共有106个社区、19个村;大洼区辖8个街道、10个镇,共有81个社区、107个村。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9.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301人,出生率8.698‰;死亡人口6677人,死亡率5.139‰;人口自然增长率3.56‰。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人口的93.66%;共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8.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是: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综合实力。近年来,盘锦各项经济指标总量或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已经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活力潜力的城市之一。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6.6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7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5.3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11元和17136元,分别增长7.2%和7.5%。
工业。盘锦是辽宁乃至东北最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以油气采掘业为基础,以石化及精细化工为主导,装备制造、轻工建材、电子信息、粮油深加工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位居辽宁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58.3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油气采掘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9%;石化及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8.2亿元,占比为74.2%;装备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3亿元,占比为1.8%;轻工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8亿元,占比为4.4%;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亿元,占比为0.8%。
农业。拥有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水域约2000平方公里,鱼虾蟹贝资源蕴藏量约4—5万吨,占辽东湾蕴藏总量的70%;淡水水域1530平方公里,适宜发展淡水养殖。盘锦是国家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盘锦大米、河蟹、河豚、泥鳅、碱地柿子5种农产品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59.9万亩、产量104.2万吨;河蟹养殖面积160万亩、产量7.2万吨,产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2家,已成立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各1家。全市国有农场现有27家、分场232家,拥有耕地832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的国有农场群。
服务业。盘锦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3.6亿元。旅游业支柱作用显现,拥有A级旅游景区16家(其中4A级2家)、星级旅游饭店10家、国际品牌酒店7家,民宿(农家乐)2000间、8600张床位,2018年旅游总收入253.12亿元。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拥有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5个、国家级优秀物流园区1个,全省重点培育特色商业街区2个,全省特色电商平台3个;金融业发展潜力大,共有银行机构22家,其中农信社3家、村镇银行2家,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983亿元,存款余额1781.5亿元,贷款余额957.9亿元。
对外开放。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轴和渤海翼的重要节点,是“辽蒙欧”“辽满欧”“辽新欧”等辽宁对外开放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已被纳入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第三个核心引领区。全市形成以盘锦港为核心,辽东湾新区为龙头,各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各县区协同发展的全域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辽东湾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分别为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盘锦经济开发区、盘锦临港经济开发区、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盘锦港已建成25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吞吐能力达到7000万吨;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通过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考核验收,现已开通国内直达航线16条,建成7个内陆干港。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9亿美元,增长31.3%,外贸进出口总额168.7亿元,增长47.3%。
创新创业。盘锦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增强。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6648 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7件,规上科技型企业54%以上拥有专利;发展各类众创空间18家,孵化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和团队1200余个。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到2.12%。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140亿元。
城市建设。盘锦坚持“多城联创”,全面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油田专用路和村屯道路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四铁四高”和“一环七纵六横”的大交通体系。铁路运营里程260公里,公路总里程4008公里;公路密度98.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市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5.08%,供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9%。城市绿地覆盖率为43.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29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9.5%。
城乡一体化。盘锦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全市323个村黑色路面全覆盖;农村燃气户户通,全部用上清洁能源取暖;垃圾分类全面推开,一体化大环卫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建成119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户外简易旱厕基本消除;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扎实推进,客运公交站点2公里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达到100%。
民生及社会事业。盘锦是小康之城,是全省唯一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城市。连续多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全市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各项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4年提标,人均达到1743元/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助标准分别为520元、490元;现行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650元。全市有幼儿园377所,各类学校117所,其中“985”大学1所,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194个,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文化馆、艺术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试点示范。盘锦坚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目前共承担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16个。其中示范项目7项,主要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试点项目9项,主要有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等。
16. 盘锦属于什么级别的城市?
盘锦是四线城市,是辽宁省下辖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中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是辽河入海口城市,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二、盘锦相关简介
盘锦市于1984年6月建市,是一座缘油而建、因油而兴的石化之城,中石油辽河油田总部就坐落于此。这里也是辽宁母亲河—辽河以及大辽河、大凌河三条河流入海口,河海交汇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芦苇湿地,孕育了“天下奇观”红海滩,被誉为中国“湿地之都”“鹤乡”“鱼米之乡”。
地理区位。盘锦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21°25′至122°31′、北纬40°39′至41°27′之间。东、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区域,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与辽宁省内各大城市构成“2小时经济圈”。2020年京沈客专通车后,盘锦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小时经济圈”重要辐射区域。
地势地貌。盘锦地面平坦、多水无山,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覆盖了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
河流水系。盘锦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境内共有大中小自然河流21条,河流总长634公里,总流域面积3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包括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和大凌河;中小型河流17条,包括锦盘河、西沙河、月牙河、新开河、太平河、一统河等。现有中小型平原水库7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座,水库总库容1.5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02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达到3.3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3亿立方米、地下水0.93亿立方米。
土地面积。盘锦土地面积共4102.9平方公里。按照土地用途划分,包括农用地218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709.8平方公里、未利用地1209.6平方公里;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573.5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127.8平方公里。按照所有权划分,包括国有土地3634.5平方公里、集体土地468.4平方公里。全市海域面积142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7公里,滩涂面积392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盘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藏资源,辽河油田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初勘探开发以来,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784亿立方米,已开发建设32个油气田,建成12个油气生产单位。2018年,生产原油991.1万吨、天然气5.7亿立方米,连续33年保持千万吨规模稳产。天然卤水资源分布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一般埋藏深度30~100米,其中矿化度在30~60克/升的天然卤水总储量约为13.29亿立方米。
湿地生态。盘锦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全市除水稻田外的各类湿地面积达到2496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湿地2165平方公里、人工湿地331平方公里;湿地保护面积1240平方公里,占自然湿地的57.4%;拥有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省重要湿地1处和省级湿地公园3处;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800平方公里,被联合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广袤的湿地上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46种,是丹顶鹤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鸥最大种群的繁殖地、斑海豹重要产仔地。
气候条件。盘锦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2018年,全市平均气温9.9℃,总降水量446.6毫米。
行政区划。盘锦下辖1县、3区,即: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共有21个镇、35个街道,292个村、237个社区。盘山县辖3个街道、9个镇,共有18个社区、148个村;双台子区辖6个街道、2个镇,共有32个社区、18个村;兴隆台区辖18个街道,共有106个社区、19个村;大洼区辖8个街道、10个镇,共有81个社区、107个村。
人口民族。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3.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9.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301人,出生率8.698‰;死亡人口6677人,死亡率5.139‰;人口自然增长率3.56‰。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人口的93.66%;共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8.2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依次是: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综合实力。近年来,盘锦各项经济指标总量或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已经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活力潜力的城市之一。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6.6亿元,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7亿元,增长1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5.3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11元和17136元,分别增长7.2%和7.5%。
工业。盘锦是辽宁乃至东北最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形成以油气采掘业为基础,以石化及精细化工为主导,装备制造、轻工建材、电子信息、粮油深加工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52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位居辽宁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58.3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油气采掘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1.9%;石化及精细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8.2亿元,占比为74.2%;装备制造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3亿元,占比为1.8%;轻工建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8亿元,占比为4.4%;电子信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2亿元,占比为0.8%。
农业。拥有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水域约2000平方公里,鱼虾蟹贝资源蕴藏量约4—5万吨,占辽东湾蕴藏总量的70%;淡水水域1530平方公里,适宜发展淡水养殖。盘锦是国家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盘锦大米、河蟹、河豚、泥鳅、碱地柿子5种农产品被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8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59.9万亩、产量104.2万吨;河蟹养殖面积160万亩、产量7.2万吨,产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中国河蟹第一市”。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2家,已成立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集聚区各1家。全市国有农场现有27家、分场232家,拥有耕地832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大的国有农场群。
服务业。盘锦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3.6亿元。旅游业支柱作用显现,拥有A级旅游景区16家(其中4A级2家)、星级旅游饭店10家、国际品牌酒店7家,民宿(农家乐)2000间、8600张床位,2018年旅游总收入253.12亿元。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拥有省级现代服务业聚集区5个、国家级优秀物流园区1个,全省重点培育特色商业街区2个,全省特色电商平台3个;金融业发展潜力大,共有银行机构22家,其中农信社3家、村镇银行2家,截至2018年末,银行业资产总额1983亿元,存款余额1781.5亿元,贷款余额957.9亿元。
对外开放。盘锦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轴和渤海翼的重要节点,是“辽蒙欧”“辽满欧”“辽新欧”等辽宁对外开放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已被纳入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第三个核心引领区。全市形成以盘锦港为核心,辽东湾新区为龙头,各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各县区协同发展的全域对外开放格局。其中,辽东湾新区是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分别为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开发区、盘锦经济开发区、盘锦临港经济开发区、辽宁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盘锦港已建成25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吞吐能力达到7000万吨;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通过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考核验收,现已开通国内直达航线16条,建成7个内陆干港。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9亿美元,增长31.3%,外贸进出口总额168.7亿元,增长47.3%。
创新创业。盘锦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增强。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06648 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5%,共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40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7件,规上科技型企业54%以上拥有专利;发展各类众创空间18家,孵化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和团队1200余个。2017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占GDP比重达到2.12%。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140亿元。
城市建设。盘锦坚持“多城联创”,全面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构建了以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油田专用路和村屯道路为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四铁四高”和“一环七纵六横”的大交通体系。铁路运营里程260公里,公路总里程4008公里;公路密度98.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市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5.08%,供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100%,垃圾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99%。城市绿地覆盖率为43.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平方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290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9.5%。
城乡一体化。盘锦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全市323个村黑色路面全覆盖;农村燃气户户通,全部用上清洁能源取暖;垃圾分类全面推开,一体化大环卫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建成119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户外简易旱厕基本消除;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扎实推进,客运公交站点2公里半径覆盖率等指标达到100%。
民生及社会事业。盘锦是小康之城,是全省唯一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城市。连续多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全省最低,全市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各项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14年提标,人均达到1743元/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补助标准分别为520元、490元;现行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650元。全市有幼儿园377所,各类学校117所,其中“985”大学1所,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达到1194个,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居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文化馆、艺术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试点示范。盘锦坚持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建设,目前共承担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16个。其中示范项目7项,主要有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试点项目9项,主要有全国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