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亿财经网11月17日讯,今年以来,大宗商品呈现普涨态势,大宗商品在经历了连续5年的熊市后,产能大周期已经悄然改变,一旦出现行政去产能、需求弱复苏和投机资金的涌入,大宗商品价格向上的弹性会比较大,而从历史经验看,商品的反弹或持续20个月左右。
中亿财经网11月17日讯,目前,煤焦市场供给偏紧持续,钢厂及终端需求相对稳定,且盘面仍无明显高估。
中亿财经网11月14日讯,工信部近日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力争到2020年粗钢产能净减少1-1.5亿吨,预计2020年国内粗钢消费量将下降至6.5-7亿吨,粗钢产量7.5到8亿吨。
中亿财经网11月10日讯,10日钼精矿价格集体上调,每吨涨10元/吨度。数据显示,钼精矿价格近一月累计上涨8%,今年以来大涨38%,氧化钼、钼铁价格也出现大幅上调。
中亿财经网11月10日讯,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夏农9日在表示,1至9月钢价逆势大幅度上扬,不会改变中国钢铁去产能的节奏,明年将继续推进钢铁去产能
中亿财经网11月3日讯,在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涨破600元/吨、北方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突破700元/吨大关之际,煤电双方又将坐到谈判桌前,就中长期合同进行磋商。
中亿财经网11月3日讯,今年前9个月,全国钢铁企业已完成全年去产能4500万吨目标的90%。当前,全球钢铁行业陷入衰退,对于中国大型钢铁企业而言,“冰河时代”已经来临。
中亿财经网11月2日讯,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会1日发布,10月份我国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连续三个月高于“荣枯线”,显示企业预期继续向好。
中亿财经网11月1日讯,近年来,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背后也隐含着产能过剩、经销贸易环节繁复、价格波动过大、行业数据缺失、信息不对称等诸多问题。
中亿财经网10月31日讯,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即供给与需求错配。一方面,中低端、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产品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高端优质、满足个性化消费的产品严重不足。通过供给端管理,可出清理过剩产能,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改善流动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中亿财经网10月24日讯,在近日召开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高端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表示,我国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增速企稳回升,表明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6年9月23日,主题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企业”的大宗商品期现结合创新发展峰会暨多元世纪MTP新产品发布会在深圳召开。
本周原油化工品市场整体表现稳定,部分产品价格略有上调。所追踪的130 个产品中,有40 种价格下跌,较上周减少2 种,剔除41 种价格没有变化的产品外,价格上涨品种为49种,
中亿财经网早报:08月05日国内外主要财经资讯导读。
7月18日,上证报记者从权威渠道独家获悉,深化企业改革是下半年改革的重点,除了国企改革之外,相关重点行业改革将是重中之重。其中,以大力推进“油气干线管道独立”为组成部分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将是行业改革“重头戏”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17日,沪深两市1771家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除48家业绩不确定之外,预喜的公司(包括续盈)达1116家,占比63%。中期业绩对上市公司全年业绩指向明显,中报业绩增幅居前的公司更容易受到市场关注。
在期货市场上,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还会持续多久?
今日早盘,稀土永磁板块持续强势发力。
中亿财经讯 周四早盘,航空概念股表现强势,民航机场板块涨逾2%。
上海证券报:黑色、有色、化工等板块商品近期轮番上涨,目前农产品板块也开始启动,请问您怎么看这轮商品上涨,这是反弹还是反转?商品市场是否进入“牛市”?
最近两个月,地方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密集出台。据上证报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已有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重庆、青海等7个省份出台了供给侧改革实施方案,而上海、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政府已经审议通过具体实施方案。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上的重大变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会议总结了2015年金标委及有关专项工作组工作情况,分析了新形势下金融标准化的重要作用,提出了2016年金融标准化工作任务和要求。
中亿财经网04月06日讯,3月份钢铁PMI为49.7%,达到2014年5月份以来的最高点,生产指数回升至19个月高点、新订单指数升至23个月的高点,供需向好趋势明显、钢铁行业经营环境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