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和白银的比价(5.6万两黄金多少两白银?)
1. 5.6万两黄金多少两白银?
以现在都金银比价来算5.6万两黄金等于约460万两黄金。
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兑换比例相差很大,你不说具体时期很难给你一个比较实际的比例。
黄金一直稳定,与白银维持在1:8~1:10左右,至清末变1:20,总趋势是下滑。
白银的购买力与铜钱的购买力及兑换率息息相关,战乱时几百铜钱换一两白银,只能买一斤米;和平时期同样换几百铜钱一两白银,够买一千五百斤米。
即使是同一朝代不同时期钱的购买力相差也大:
康熙时期,1两白银=1000铜钱=750斤米,按今天1斤米=1RMB算,1两白银=750元
道光时期,1两白银=2200铜钱=100斤米(1石米大概是1.4两白银,换算得来),按今天1斤米=1RMB算,1两白银=100元
2. 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多少银子?一两银子等于多少文钱?
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3. 囤银子还是黄金保值?
黄金保值
白银作为保值工具的属性不如黄金,但总体而言,支持黄金上涨的理由对白银基本都适用。而且白银投资门槛更低,在经济环境持续利好贵金属价格时,白银往往会后发制人,幅度甚至会高于黄金,从而促使金银比价迅速走低,白银的金融属性得以充分体现,也给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
4. 银子怎么比金子便宜那么多?
是由于历史储量和用途来决定的,黄金始终是货币,白银是工业金属,白银以往储量太大造成目前尽管储量少但价值仍比黄金要低很多。
2009年世界黄金储量为50亿盎司(141500吨),白银储量10亿盎司(28300吨),但以前有100亿盎司的存量。
目前有数据显示,未来8年内的时间里,现有的白银储量将消耗殆尽,而世界白银存量,即地下已经探明出的储量也只够开采14年的时间,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20年。
据历史数据测算,黄金和白银的历史平均水平在15倍左右,而现在该比价在65倍左右,关于白银价格相对黄金长期维持低位的主要原因,有市场分析表示,主要是因为白银过去的存量过大,虽然产能的释放要落后于需求的增长,但平均每年有4000吨的白银是在借助以前的100亿盎司的存量,以此来减缓供需矛盾,平衡价格。
如果白银的存量按照目前的速度递减,以10亿盎司存量计算,则在未来的8年以内原有存量就会消耗殆尽。
据历史数据测算,黄金和白银的历史平均水平在15倍左右,而现在该比价在65倍左右,关于白银价格相对黄金长期维持低位的主要原因,有市场分析表示,主要是因为白银过去的存量过大,虽然产能的释放要落后于需求的增长,但平均每年有4000吨的白银是在借助以前的100亿盎司的存量,以此来减缓供需矛盾,平衡价格。
5. 古时候金子和银子的兑换比例是多少?
1.古代货币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是常常变动的 大约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吊)铜钱=10000文铜钱 一两是10钱,一钱是0.1两。
2.从唐朝到明朝的一千多年间,黄金价格相对稳定,金银比例多为1:5或1:6,官方称之为“五交”,“六交”。这与同期印度和阿拉伯的金银比例大致相当。
3.明朝初年,官员规定一两黄金抵四两白银。不过,比价很快就涨到了六两,七两。到崇祯时,金银比价已升至十二两以上。清朝以后,黄金一路走高,比价不断攀升。从明末清初的100多年里,金银比价一直稳定在1:10左右。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到雍正初年。
4.但从雍正十年(1732年)开始,广州的黄金价格开始浮动,随后带动了全国黄金价格的上涨。广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而欧洲金银比价一直高达1:15。黄金的大量外流推高了黄金价格。据学者统计,从1741年到1750年,金银比价从1:10上升到1:11。接下来的十年里,突然上升到1:14。曹雪芹去世那年,即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金银比价已升至1:15.4。从那以后,嘉,道时期,金银比价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甚至出现回落,这是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