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产业未来(硅的下游产业?)
1. 硅的下游产业?
工业硅下游为硅铝合金、有机硅、多晶硅。
有机硅
有机硅是工业硅最主要的消费领域。是指含有碳硅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团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一大类化合物,其中以硅氧键为骨架的组成的聚硅氧烷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狭义上有机硅材料主要指聚硅氧烷。
聚硅氧烷下游制品一般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其中硅橡胶可分为高温胶、室温胶、液体胶。
多晶硅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是以工业硅为原料,经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提纯后达到一定纯度的电子材料,是制造硅抛光片、太阳能电池及高纯硅制品的主要原料。
按照纯度不同可以分为电子级多晶硅和光伏级多晶硅。
2. 硅产业污染严重么?
是的,从硅料到晶片的生产过程,本质上是属于化工生产工程。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一些新物质,其中有些新物质是属于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如果不回收,自然会成为污染物,危害环境。如多晶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副产物—四氯化硅。
多晶硅生产工艺有三氯氢硅氢化合成、三氯氢硅提纯、还原多晶硅、尾气分离与回收等四道工序。目前世界上80%的多晶硅生产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工艺,此工艺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在节能、环保、低成本生产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针对太阳能行业用料的特殊需求,开发出硅烷法等生产成本更低、质量适合太阳能产品要求的多晶硅生产新工艺。
我国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上有三道关键设备和技术是从德国、美国、日本引进的,而生产线上有四道工序共计有17项核心技术(均有自主知识专利)投入应用。尤其是核心的物料回收,关键工艺是自主研发的氯氢化技术(已经申报了中国专利),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效果。现在已经做到生产多晶硅产生的大量副产物—四氯化硅,可以全部转化为生产多晶硅的中间原料—三氯氢硅
3. 有研半导体和沪硅产业区别?
有研半导体和沪硅产业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1. 公司背景:有研半导体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半导体晶圆代工业务;而沪硅产业则是由上海市政府主导成立的国有企业,旨在打造半导体芯片产业园区。
2. 业务范围:有研半导体主要从事半导体晶圆代工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工艺开发、生产制造到测试的全流程高品质服务;而沪硅产业则是一个半导体芯片产业生态圈,涵盖了半导体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3. 技术实力:有研半导体在晶圆代工领域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高端设备,同时也有自主研发能力;而沪硅产业则依托上海市的产业优势和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拥有世界一流的半导体生产线和技术水平。
4. 市场定位:有研半导体主要服务于国内外的芯片设计公司和系统厂商,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晶圆代工服务;而沪硅产业则是以打造集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封装和测试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目标,服务于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4. 硅产业现状及前景?
全球经济向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预计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带动下,未来两年工业硅需求有望达到8%的增速,而工业硅产能扩张受到政策面严控,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反转。
5. 多晶硅行业发展前景?
前途广阔。因为随着我国光伏、半导体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对多晶硅的需求量增加。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限制了工业硅的生产,多晶硅的供应跟不上需求。受需求持续增加和供给相对短缺的影响,我国工业硅价格持续上涨,光伏产业是我国多晶硅的主要需求领域之一,其对多晶硅的需求主要是由于太阳能电池。随着“双碳”理念的落实,太阳能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的扶持下,光伏产业发展迅速,需求量的增加推动了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