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业方向(有机农业指的是什么?)
1. 有机农业指的是什么?
不邀自来。我是一个快乐的搬运工。有机农业其实就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恩,就是这个意思)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与目前农业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2、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3、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4、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生态农业是一种系统工程体系。(忘了是小学还是初中学过粮、桑、渔生态模式)世界人民都在用。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的特点: 1、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3、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4、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绿色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入WTO后,为了切实与世界农业的发展接轨,用符合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绿色农业提升中国农业的优势,为此,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即绿色农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一样的,由原国家农业部农垦司司长刘连馥先生提出)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其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在具体应用上我们一般将 “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农产品的高品位、高质量、优品种和无毒无害无污染农产品的要求中国必须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有机食品是目前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有机食品所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它还包括纺织品、皮革、化妆品、家具等。
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标准:①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②产品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要求;③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追踪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④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2. 什么是有机认证产品?
认证机构按照GB/T 《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以及《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对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进行评价的活动,就是有机产品认证。
有机产品是指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并加施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有机产品包括有机食品、纺织品、饲料等,如杂粮、水果、蔬菜、乳制品、食用菌、畜禽产品、水产品及纺织品和饲料等。
3. 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是什么?
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三大产业支撑体系。
①七大优势特色产业
在稳定发展优质粮油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广元富硒茶、苍溪红心猕猴桃、朝天核桃、道地中药材、广元山地蔬菜(山珍)、广元油橄榄、生态畜禽水产(生态猪牛羊、剑门关土鸡、“两湖”有机鱼)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全链融合发展,
②三大产业支撑:夯实现代农业种业、现代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
培育形成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全省领先的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
到2022年,全市七大优势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到850亿元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0元左右,年均增长9.5%左右。
4. 生态产业化有哪些项目?
生态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
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生态产业有旅游业、牧业、渔业、林业等对生态环境依赖高的产业。
5. 八大新兴支柱产业详解?
1、石油化工产业 重点方向: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向石化产业集群、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与精细化工、石油储备基地等4个方向发展。形成原油、石油炼制、清洁油品、润滑油产业链;有机原料、合成材料产业链;特种纤维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2、 有色冶金产业 重点方向:有色冶金产业重点向铝冶炼及加工产业、碳素及加工产业、铁合金及加工产业、钢及钢材产业等4个方向发展。 形成煤炭开采、发电、电解铝产业链;炼铁、炼钢、钢材、钢板产业链;电解铝、铝合金板带箔材、汽车轮毂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3、 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方向:装备制造业重点向风电装备产业、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石化装备集群、自动化信息产业集群、专用设备产业集群等5个方向发展。 形成风力电机、塔架、风电叶片、风电零部件生产及成套设备产业链;零部件配套、整车研发、生产、工程机械、汽车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4、 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生物能源、水电产业、火电及煤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核电等6个方向发展。 形成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产业链;水电开发、电网建设、热电联产、智能电网产业链;核能供热技术推广、成套设备制造和配套产品生产一体化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5、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5个方向发展。 形成网络设备、系统集成等信息网络产业链;人用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产业链;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中心、研发、设计、飞控仪器航空航天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6、 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创意农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等5个方向发展。 形成玫瑰、百合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休闲、观光等现代创意农业产业链;红鳟鱼、奶牛养殖、初加工、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链。
7、 现代服务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新型服务业、面向民生的公用服务业、大众服务业等6个方向发展。 通过加快改造和提升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宾馆业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仓储、配送业等工作重点,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各个产业链。
8、 文化旅游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打造标志性旅游节会品牌、黄河文化旅游、丝路文化、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6个方向发展。 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节会资源,打造闻名全国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和沿黄经济带;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演艺、策划等文化产业,形成文化旅游业的各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