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沪深两市震荡下行 价值蓝筹最受关注
周二(4月23日),大盘小幅低开,盘初因多数板块飘绿,沪深两市震荡下行,盘中因消费股、非银行金融股走强,两大指数跌幅有所收窄。午后,市场情绪转暖,两大指数一度翻绿,尾盘则再度下行,至受盘上证指数再度失守3200点整数关口,跌0.51%,报收于3198.59点;深成指数跌0.97%,报收于10124.66点。整体上,两市人气波动较大,多空双方分歧明显。
沪深两市震荡下行 量能演绎决定后市行情
昨日沪深两市震荡下行,两市全日成交额7330.11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减少712.01亿元。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出59.6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32.70亿元,深股通净流出26.98亿元,主力资金也延续净流出态势。这显示在指数承压背景下,谨慎情绪并未消退。
而从风格演绎上看,近期代表价值风格的上证50指数和代表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走势结构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价值风格表现强于成长,但均未完成突破:上证50指数日线级别反弹创新高,最高点已基本触及长期通道上轨,而创业板指则出现弱势反抽,距离前高尚有距离,仍难以突破牛熊分界线。因此,仅从走势形态来看,代表性指数仍面临大级别牛熊分界线压制,从这一角度出发,后市指数方面仍有震荡整理积蓄动能的需求。
不难发现,近两个交易日两市的回落直观反映出受到压制的盘面资金情绪再度朝谨慎方向发展。一方面,近期市场整体成交量出现下降,交投意愿走低;另一方面,成交量走低同样也说明市场方向选择意愿不足,短期较难出现大幅杀跌动能。
针对后市,无论是短期市场走向的确认还是挑战重要阻力位成功与否都需要量能方面的配合,因而后市量能方面的演绎成为后市行情的关键。但以往的经验显示,只要主要指数的下跌空间不大,各路资金便将开始布局动作。更何况资金在此前获利的同时也在进行调仓换股动作。因而在行情震荡的当下,未来行情可能的演绎特征才更应是当前投资者所应关心的话题。
沪深两市震荡下行 波动区间料加剧
整体来看,随着行情脱离此前第一阶段时的单边行情,市场并未出现新的热点方向。而增量资金是否愿意入场的一大前提,其实正是取决于热点的持续性以及盘面能否再现赚钱效应。此外,虽然此前的回调使得市场风险被部分释放,但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又再度受到获利盘和前期解套盘的制约。客观而言,短期市场整体做多气氛较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上一个台阶,因而此时盘面的反复也实属正常。针对后市,虽然脱离底部区间的A股已凸显出配置价值,但在指数面临压制的当下,下一阶段相对安全的配置区间或仍需进一步等待。
而在持续回升后,近期指数方面挑战3300点关口屡屡遇阻,那么此波反弹是否已经就此终结?
仅就短期而言,沪深两市震荡下行,在3300点这个位置继续上行的难度确实较大,而在此前行情或主要以震荡为主。但从走势来看,A股上升通道并未被破坏,无需悲观。不过,虽然短期行情仍将保持强势震荡,但随着波动区间加大,后市将很难再现一季度指数单边上行的盛况。
沪深两市震荡下行 价值蓝筹最受关注
沪深两市震荡下行,从市场资金和筹码结构来看,价格与成交之间呈现背离迹象;相对积极的信号是,在成交总量收缩的背景下,成交分布有聚集趋势,成交分化度指标在部分权重热点带动下,出现了小幅反弹,但从绝对值和相对值来看,当前水平仍在中枢之下,并不具信号意义。所以,在上行动力和成交均有背离迹象的情况下,后市波动幅度或扩大。
尽管无法直接合理测算散户的资金流入量,但从散户过往的行为模式上看,往往在熊市结束后的第一轮反弹之后出现明显的退出行为。此外,散户通常很难作为趋势引领的资金力量,而是趋势的助推力量,因此散户未来并不是能够产生市场方向性或结构性影响的增量资金来源。从结构上看,增量流入规模最大的三个主体(外资、回购、保险)整体上更偏好价值蓝筹,最大的主动净流出主体(产业资本减持)集中于高估或基本面欠佳的个股,未来分化预计会进一步加剧。有鉴于此,后市核心资产将更为受益。
综上所述,两市人气有所减少,增量资金流入减速,沪深两市震荡下行,股市后期走势的波动区间或加大,价值蓝筹再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