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破9500亿 融资余额再现“反向指标”?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本周一(4月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创年内以来第三大单日增幅,达到141.51亿元。两市融资规模逾9510亿元,创最近一年新高。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偏爱化工行业
周一,沪深两市两融余额偏爱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成为融资资金买入首选,水泥、钢铁等周期类板块同样获资金大幅净流入。相比之下,融资资金对于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态度较为谨慎。
在当日融资净买入额排名前十的个股中,化工股占据7席。万华化学单日获融资净买入7.74亿元,高居所有两融标的股首位。鲁西化工、浙江龙盛、三友化工也在股价涨停的同时,获融资净买入3亿元以上。
在化工行业的带头引领下,水泥、钢铁等周期类板块周一均表现突出,涨幅位居前列。融资资金在此期间大举杀入多只周期股,海螺水泥、华新水泥、方大特钢、河钢股份周一融资净买入额均超过1亿元。
相比之下,融资资金对于大消费板块态度相对谨慎。在连续5个交易日获融资净买入后,食品饮料行业周一遭遇融资净卖出,净卖出金额达到4754.94万元。个股方面,白酒龙头贵州茅台遭融资净卖出8392.30万元。
事后来看,融资客上述操作似乎并不明智。周二盘面中,化工板块出现大幅回撤,周一股价涨停且获融资大幅净买入的鲁西化工反手封死跌停,收盘跌停板封单接近43万手。万华化学、浙江龙盛、三友化工等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白酒、家电等大消费板块则集体走强,多家行业龙头公司股价再创新高。周一遭融资净卖出的贵州茅台股价早盘一度触及908.20元,再度刷新历史新高。
融资余额再现“反向指标”
今年以来,随着大盘指数高歌猛进,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规模水涨船高,上证指数与两市融资余额的增幅分别为30%和27%。整体上看,大盘指数与融资规模呈现正相关。
但将研究区间缩短,在短线范围内,融资余额已上演多次“反向指标”。
3月7日,上证指数盘中触及3129.94点,刷新当时的年内新高。与此同时,两市融资余额单日暴增162.17亿元,显示对后市的强烈看好。但事与愿违,上证指数次日急转直下,重挫4.4%,并陷入长达一个月的横盘震荡。
此外,2月25日、3月12日、3月21日等多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余额均出现迅猛增长,但大盘指数均在次日陷入短期调整或横盘震荡。
由此可知,融资余额的上升并不是预示市场上行的先行指标,而是解释市场上行的因素之一,两者之间的同步性较高。在融资规模大幅增长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市场处于热门的状态。但与此同时,融资余额大幅上涨与后续行情之间关联性较低,也就是融资余额并不具备前瞻性。
综上所述,虽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偏爱化工行业,两融资金大量流入股市,规模逾9500亿元,但融资余额的上升并不是预示市场上行的先行指标,而是解释市场上行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