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沪深指数高位震荡 各方力量态度分化
近日,A股缩量调整,沪深指数高位震荡,前期上涨行情弱化,板块切换速率有所加快。3月26日上证指数下跌1.51%,跌破3000点重要关口,市场的参与者选择明显分化。无论是公私募基金,还是游资、北上资金,它们实际都是对3000点整数关口的焦虑,本质上都是各自进退取舍的斗争。
沪深指数高位震荡 各方力量态度分化
近期,沪深指数高位震荡引发市场关注。资讯显示,3月初至26日,作为上市公司股份“批发市场”的大宗交易共出现20笔溢价10%的成交,与前两个月相比明显增多。不过,25日发生20笔折价率在9.90%以上的大宗交易,几乎相当于跌停价成交。26日共发生26笔大宗交易,平均折价率为6.37%,其中溢价成交仅1笔。
有公募基金投研部门人士表示,今年以来,部分个股大宗交易大幅溢价成交,反映出一些机构资金“抢筹”。特别是春节后市场急涨,部分资金有快速“上车”压力。“但是,在当前整数点位附近,机构资金的态度分化明显,3月26日的大宗交易数据就能说明问题。急涨之后,机构资金有获利了结的需求”。
除大宗交易外,在本轮市场急涨行情中,游资积极参与,助燃市场投资热情。资讯显示,截至25日,3月以来,除“机构专用”“深股通专用”“沪股通专用”席位外,西藏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证券营业部、中国银河证券绍兴证券营业部、中信证券上海牡丹江路证券营业部、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江苏路证券营业部、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荣超商务中心证券营业部等券商营业部成交金额居前。观察今年以来券商营业部交易数据可发现,不少游资出没的券商营业部精准把握住了活跃个股的市场机会。
上海证券投资顾问赵晓历表示,游资的影响将弱化。一方面,3000点上方对手盘较多;另一方面,如果市场进一步上涨,资金需求量将更大。
沪深指数高位震荡 北上资金“阵前收枪”
数据显示,26日北上资金小幅净流入9.96亿元。上周北上资金今年以来首现单周净流出,净流出8.69亿元。本周第一个交易日(25日),北上资金大额净流出107.74亿元,创互联互通机制运行以来单日次高。
对于北上资金的“阵前收枪”,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不应被过度理解。该负责人表示,北上资金从来不是“铁板一块”。不少内地投资者习惯性地认为北上资金都是整齐划一的力量,无论是进退取舍还是投资方向,都是同步的,但事实不是这样。这股力量是多种资金汇聚成的,有长期投资的,有短期炒作的。如果获得了预期收益,北上资金没有必须坚守的理由。
随着沪深指数高位震荡,北上资金近日有连续小额净流出的迹象。这说明,在指数阶段性涨幅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蓝筹板块估值修复基本到位,而外资主要以价值投资为主,所以在这个位置会比较犹豫。
沪深指数高位震荡 关注中长期机会
展望后市,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出于对去年四季度过度悲观的宏观预期修正,全球投资者开始更多关注新兴市场投资机会。时至今日,全球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先行指标非常关注。A股后市行情将取决于我国PMI等经济指标的走势。从历史经验看,在信贷指标触底反弹后,再经历一段时间的情绪修复,股市就会迎来与经济指标同步的见底反弹。
此外,在机构布局方面,虽然近日沪深指数高位震荡,但机构仍相对乐观。有私募机构人士表示,看好中长期机会,不少私募机构仍在加仓,而且私募新发产品也较多。
综上所述,因沪深指数高位震荡,各方力量在3000点整数关口附近态度分化,焦虑异常且斗争激烈,但这并不妨碍A股后期走势,中长期机会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