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推荐的股票有哪些?
中亿财经网3月11日讯,今日获机构买入评级推荐的股票有哪些?
横店影视(603103):票房收入稳增及非票收入占比提升新影院储备项目充足
横店影视发布公告,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27.24亿元,同比增加8.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减少2.9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6.67亿元,同比增加8.97%。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决定以2018年12月31日总股份4.53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3亿元(含税),同时,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6.342亿元。
投资要点:
2018年公司加大影院建设力度新增52家,票房收入稳增非票收入占比提升。2018年公司总收入27.24亿元,同比增加8.22%,总收入增速略超全国电影票房增速,同时,经营性活动产生现金流流量净额为6.66亿元,同比增加8.97%;非票收入中,卖品与广告收入分别为2.49亿元、1.9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6.8%、99.88%。2018年底公司拥有316家自营影院和300个已签约影院储备项目,其中三四五线城市占比达70%,已开业影院以及储备项目都领先于市场,为后续公司收入的增加奠定基础。
单季度看,公司第四季度营收环增速比下滑但管理销售费用环比增速未减致全年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微降2.98%。第四度公司营业收入5.2亿元,环比下滑30.19%,管理费用从第三季度的0.14亿元增加至第四季度的0.2亿元(增加0.06亿元),环比增加38.6%,进而2018年全年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减少约0.1亿元。2018年公司非票收入6.9亿元,同比增加17.3%,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25.33%,非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升利于平滑依靠单一电影票房市场增速带来的总收入的增速波动。
2018年公司影院402家,银幕2470块(占全国4.11%),资产联结型影院316家(占公司影院78.61%),资产联结型为主。2017-2018年公司在全国分账总票房占比基本持平。影院方面,截至2018年末公司旗下共拥有402家已开业影院,银幕2470块(占全国银幕60079万块的4.11%);其中,资产联结型影院316家(占公司总影院的78.61%);票房方面,2018年公司总票房24.61亿元,占全国总分账票房的4.35%,其中资产联结型影院票房收入21.1亿元(占全国分账票房565.84亿元的3.73%,占公司总票房的85.74%),同比增长5.45%。相比之下,2017年公司总票房取得22.92亿元,占全国总分账票房的4.37%,其中资产联结型影院票房收入19.7亿元(占全国分账票房523.86亿元的3.76%),2017-2018年公司在全国分账票房占比基本持平。
行业角度:2018年全国分账票房增速8%三四五线城市票房增速助力。从1-4线城市分账票房拆分看,公司2018年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分账票房增速分别为5.22%、7.04%、9.4%、14.85%,三、四线城市票房增速超过全国分账票房的8%增速,伴随三线以下城市消费者观影习惯的养成和优质影片的不断增多,其市场空间增长仍可期。2018年底公司拥有300个已签约影院储备项目,其中三四五线城市占比70%,储备项目都领先于市场,为后续公司收入的增加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我们认为2018年是中国电影行业的重要一年,国产内容从量到质的提升明显(从《湄公河行动》到《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均引起社会正面反馈较多)。政策端也鼓励院线做大做强,公司作为民营院线的头部企业,在一、二线城市影院布局的同时加强三四线影院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3.44亿元、3.76亿元,eps分别为0.76元、0.83元,对应最新PE分别为31倍、29倍,基于2019年公司仍将新增影院需要时间培育叠加整体票价上涨致观影人次从2019年春节档出现下滑,出于审慎原则,我们将2019年公司归母利润增速下调,但从行业角度看,2018年全国分账票房565.8亿元,同比增加8%,一二线、三四线分账票房分别为341.42亿元、222.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45%、12.57%,三四线增速拉动行业增速明显,我们看好公司已开与储备项目中三四五线城市占比约70%,为后续公司收入的增加奠定基础,同时叠加非票收入的提升的弹性空间,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传播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影片供给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新增折旧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业绩下滑的风险;人才资源不足风险;影院运营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广汇汽车(600297):零售数据抬头,站在周期新起点
全国最大的经销商抢占跑道。公司在2018年行业暗淡期坚持逆势布局,充盈区域结构,拓展品牌布局,随着行业回暖将受益更多,呈现出高于行业的增速。广汇是奥迪、宝马、捷豹路虎最大的经销商之一,豪车门店占比稳步提升,新车销售盈利将引领行业。
畅享二手车繁荣的新时代。国内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例远低于汽车消费成熟的国家,未来将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相关政策多次松绑将进一步刺激并促进二手车市场,加速汽车流通市场的繁荣。广汇拥有最大的经销网络,将畅享二手车繁荣硕果。
天然优势卡位汽车金融与维修保养。85后消费者已成为新购车人群的主力军,对汽车金融的接受程度更高,带来汽车金融渗透率提升,进而提升经销商的盈利结构。汽车维修保养也是改善经销商盈利结构的金钥匙,其毛利率远高于传统的新车销售。我国汽车销量在过去八年间快速增长,近两年将迎来维保高峰,广汇的维保利润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策略。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42、47亿元,目前股价对应动态估值分别为11、10、9倍,考虑公司景气下半年将持续回升,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13倍动态估值,对应目标市值54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增速下降,库存指数增高。
均胜电子(600699):现身大众MEB平台,彰显国际顶级供应商地位
(l)公司公众号披露:公司旗下均胜车联将为大众MEB平台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和配套服务。
(2)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增预告:预计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至14.5亿元,同比增长约216%~26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预计2018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长约2100%~2433%。
获取大众MEB平台订单,助力车联网业务快速发展。公司获取大众订单,包括为该平台车型开发上层软件并提供专属服务,并根据装车量和使用量进行收费和分成。大众集团对MEB平台寄予厚望,总研发投入达到数百亿欧元,公司此次拿到该平台供应商订单,证明了公司在车联网、车载信息服务、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管理领域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助力公司车联网业务快速发展。收购高田优质资产,汽车安全业务整合优化再出发。公司汽车安全业务抓住行业扩展良机,收购完成高田优质资产,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供应商,高田资产对应产能的释放将增厚上市公司的业绩。收购完成后,公司稳步推进各区域的整合,运营成本和效率得到优化,同时积极争取新订单,保证未来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各业务订单充足,全年收入预计约为538亿元。公司汽车安全、汽车电子和汽车功能件业务订单充足,同时随着客户订单不断量产,2018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538亿元。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8/2019/2020年EPS1.41/1.49/1.78元,对应PE17.95/16.97/14.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不达预期。
弘信电子(300657):盈利能力回升,客户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事件:公司3月7号公告2018年年报,业绩1.18亿,同比63.17%。同时公告2019年1季度业绩预告为:1,650万—2,150万元。
点评如下:
盈利能力回升,1季度淡季不淡。公司3月7日发布2018年年报,其中营收22.49亿,同比增长52.21%,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同比增长63.17%,Q4营收5.65亿,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0.30亿,同比增长20.6%,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业绩大增主要是(1)FPC板块受LCM优质客户订单需求增加叠加产能扩张;(2)背光模组出货量持续攀高且正开拓车载显示等;(3)2018年Q1受全面屏切换和元器件涨价低基数。盈利角度:公司全年毛利率11.64%主要受Q1低开工率影响,而Q4恢复到15.34%为近两年单季最高,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毛利率回升到13.42%,并且随着直供比例加大以及卷对卷工艺优势,公司毛利率有望逐渐恢复到接近2015年水平,所以净利润增速将持续高于营收增速。另外公司1季度业绩预告为1650万-2150万元,中值1900万,同比增长205%,排除春节影响我们认为总体订单饱满呈现淡季不淡。
公司是国内纯正FPC公司,根据公司2019年财务预算预计合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35%,中长期来看,公司的成长逻辑明显。
1)折叠屏对FPC需求量价齐升。折叠机从需求端叠加5G对影音等带来使用场景的增加,其中触控显示FPC受益双屏需求确定性最强,公司作为国产纯正FPC厂且主要客户面对全球大部分面板厂商及国产手机,后续业绩弹性大。
2)客户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公司客户目前以间接供HOV、三星、小米等手机终端,18年管理调整19年将重点开拓HOVM等头部客户直供。
3)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不只是手机,公司在5G、动力电池用线路板、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逐渐发力打开新领域贡献成长。
4)控制成本。在夯实2018年成本控制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发掘各个运营环节的成本控制潜力,比如FPC以及软硬结合板的管理带来毛利率持续改善。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0年业绩1.90/2.84亿元,同比增速61.01%49.73%、对应PE26/17,持续看好FPC景气、公司卷对卷优势以及在手机和汽车领域国产替代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