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企业并购失败案例发我消息里,知道问过的案例不要
一、求一个企业并购失败案例发我消息里,知道问过的案例不要
失败案例:海尔&美泰
兼并背景
美泰公司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身价高达47亿美元的美国老牌家电企业,以生产吸尘器、洗衣机、电冰箱为主营业务,是美国家电市场的第三大企业,位居惠尔浦(Whirlpool)和力诺国际(Lennox)之后。 由于美泰公司生产成本过高,近年来业绩每况愈下,2005年美泰欲寻求收购公司。
海尔关注这一收购对象与其较早进入美国有关,美泰在美国当地市场的营销网络是最有价值的优势之一。
失败原因:
1)缺乏公关策略
美泰有着近2万名的员工然而海尔公司并没有将与员工的沟通作为其重要工作之一。
国际传播领域专家约瑟夫-布鲁曼菲尔德(JosefBlu-menfeld),在海尔在竞购案还被国内看好时就作出此悲观预言:在竞购过程中,海尔暴露出了传播和公关方面能力的不足,将使未来的中国企业收购变得更加困难。
海尔美国公司发言人在被问到如何联系海尔管理层时,只撂下一句“我也不知道”就没了下文。而正是海尔(美国)拒绝了《DesMoinesRegister》(美泰所在Iowa州的地方媒体)的采访,从而给当地民众传递了一个负面的信号。此举引起美泰当地工人的不满。工会在跨国收购中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失去了工会的支持,海尔的竞购自然举步维艰。
布鲁曼菲尔德认为:“如果正确地向美国公众解释,我认为公众将会支持中国的加盟。但问题是这样的‘正确解释’几乎从未有过。中国没能使用公关策略去形成有利于自身的美国舆论。”
2)竞购价格过高
自从美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惠而浦加入美泰竞购战,提出13.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后,价格就开始不断攀升。海尔选择了退出。惠而浦先后三次提高收购价格,最终以总报价23亿美元得到美泰的肯定。
3)整合面临困难
FTN Midwest证券分析师Eric Bosshard认为,虽然海尔对美泰有意,但可能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整合美泰的工作过于艰难,所以只好中途放弃。如果海尔收购美泰,将面临在美国境内推广两大品牌的问题,为推广美泰品牌注入资金。
4)牵涉政治因素
海尔目前虽由私人管理,但仍然由国家控股。在各种媒体的渲染下,海尔被描述成危险的外国掠夺者,渴望从美国买家手里抢走有价值的资产。而与海尔并购案同时间的中石油并购案也被认为政治到因素,这成为收购失败的另一原因。
二、如果TCL这次重组失败的话,股价会是什么样的
当股票重组失败后,要分析原因才能判定接下来的股价走势。如果在大熊市中重组,除非当时正好是炒改股票概念,否则股价最多两个涨停就会结束。可见,大盘对重组影响之深。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股票重组失败都会导致股价下跌。这从侧面反映了参与者的消极心理和市场的弱势,其中不乏炒作透支的情况。
三、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很多人提出异议,如果收购成功。担心可乐实行捆绑式销售,之前都有闹出,可口可乐为了提高原叶红茶绿茶的销售和铺货,把原叶红绿茶跟果粒橙捆绑式销售给零售店。从而影响国内一些小的果汁饮料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