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树被罚4.99亿背后意义向监管机构亮起警戒灯
中亿财经网4月24日讯,上周五下午,中国证监会开出对发审委委员冯小树开出高达4.99亿的天价罚单,该则消息发布后迅速抢占各大网络头条。
冯小树是谁?
他现年52岁,是浙江大学87级管理工程硕士,曾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审监管部副总监、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副总监,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审核一处副处长等职。2011年左右,他以副处级别离职。
冯小树被罚4.99亿元的原因
1.以亲戚知名入股上市公司
据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冯小树先后以岳母彭某嫦、配偶之妹何某梅名义入股拟上市公司,并在公司上市后抛售股票获取巨额利益,其交易金额累计达到2.51亿元,获利金额达2.48亿元。
2.“十分勤奋”上市公司项目审核
2005年至2007年间,冯小树担任第七、第八届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兼职委员。两年多时间里,他共计参与了43个项目的审核,可谓十分“勤奋”。其中34个IPO(首次公开发行)项目,通过的27家、否决的6家、取消审核的1家,不乏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
张晓军表示,冯小树作为承担重要职责的监管干部,知法犯法,以他人名义在公司上市前突击入股,上市后卖出股票获取利益,违反了《证券法》相关规定,严重扰乱了资本市场管理秩序。依据《证券法》规定,证监会做出上述处罚。
据了解,冯小树违法的线索是中央第七巡视组对证监会开展专项巡视期间发现的,后向证监会移交。证监会党委对相关线索高度重视,要求予以彻查。
担任要职 终究被糖衣炮弹所攻陷
冯小树尽管级别不高,但却掌握重要的发审大权。因发审权事关拟上市公司是否能够上市的“生杀大权”,自然成为众多拟上市公司巴结的对象。
落马时间基本重合是巧合?还是巧合?
据悉,已落马的证监会原副主席姚刚,曾掌控中国A股市场IPO发审大权达13年之久,被业内人称“发审皇帝”,在他“统治下”曾有不少诡异的IPO。冯小树违法线索被发现与姚刚落马的时间基本重合,都是2015年底,这恐怕不是巧合。
冯小树被罚4.99亿背后意义向监管层发出警戒
虽然冯小树被罚4.99亿一事确实让广大吃瓜群众看足了热闹,但向一位手握大权的监管层人员开出添加罚单的背后值得深思。
证监会作为国内金融市场监管的终极领导机构,手握国内各大上市公司、交易所及其他金融机构的生杀大权,位置极其重要,在中国特色的国情下,监管层工作人员定会受到来自各方的糖衣炮弹攻势。各种利益诱惑时刻考验着监管层的定性。同时监管权力的绝对集中及缺乏对监管机构的权力职责约束也是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的诱因。
打铁还需自身硬,若监管层人员轻易被糖衣炮弹所攻陷进而走向腐败,市场监管的地位便形同虚设,所产生的负面后果将被无限放大,监管执行力被大大削弱。证监会因所处位置极其重要,一举一动都广受社会大众关注,只有自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才能挺直腰杆公正执法,监管执行力才能得到切实保证。
其次,众多历史证明,权力的高度集中又缺乏约束再结合人性难经考验,是出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重要诱因。因此,国内监管体系还需继续完善,最终形成闭环,监管层监管市场和其他政府机构,而监管机构也因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需要鼓励社会大众踊跃参与监督监管机构,鞭策监管层工作人员秉公执法、正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