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农业的发展态势是什么?
与前几年曾经风行一时而现今走人低谷的“订单农业”相 比较,“期货农业”正以其风险性低、价格提前发现、农民增收 效益显著等优势特点而被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广大农户所接受。比 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期货农业”则 是先找市场后生产,可谓是一种当代进步的市场经济产物(模 式)。
事实上该模式在欧美一些国家作为一种最主流的形式已经 存在几十年了。所谓“期货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 也叫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和风险 性,订单中规定的农产品收购数量、质量和最低保护价,使双方 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和约束力,不能单方面毁约,因为订单是 在农产品种养前签订,是一种期货贸易,所以,也叫“期货农 业”(农业订单+期货贸易)。
以国内外“期货农业”经营模式 成功范例为佐证,国外用期货为农民服务的成功范例是美国,如 美国政府将玉米生产与玉米期货期交易联系起来,积极鼓励和支 持农民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维持玉米的价格水 平,替代政府的农业支持政策,通过玉米期货市场,美国已经成 为全球玉米定价中心。
事实上,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 和发展,以及现代农业观念的深人和普及,现在我国已经有不少 农产品已经实行了期货交易,如黑龙江省的大豆交易市场;天津 市的红小豆交易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南省延津县的小 麦交式。其具体做法是:在延津县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该县粮食局 下属的麦业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全县小麦协会,通过400多个 中心会员(中心会员以行政村为单位)向全县10万多农户实行 供种、机播、管理、机收和收购“五统一”。
以高于市场价格与 农民签订优质小麦订单,同时,粮食企业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 保值,在小麦种植或收获之前,就买到期货市场,并根据在期货 市场套期保值的收人情况,对参与订单的农民进行二次分配,使 “期货农业”这一为广大农户保障增收的经营模式,已经在延津 县及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因而在河南省召开的 延津小麦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延津模式受到了众多国内外农业 经济和粮食问题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和好评。
“延津经验”也 在全国不胫而走,传为美谈。由此看来,“期货农业”作为一种 更高级的市场形式,不仅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也可以为订单农业 的顺利运行提供载体,等于是为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兄弟撑起了保 护伞,它是降低种植农户对农产品经营风险最为理想的模式方 法,因此,很有理由推广借鉴。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即能为股票 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避险工具,又能为市场带来新的投 资机会,并使股市成为双边市场,即无论股市上升或下 跌,投资者都有赚钱机会。可以说,适时推出股指期货, 吸引更多资金进人证券市场,对加大资本市场的深度与 广度,促进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创新都具有重大意 义。2006年以来,中国证券管理层多次提出股指期货的 推出计划,特别是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关 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制度性障碍已基本消除, 股指期货的推出已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