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铁锅的好坏?(为什么用电磁炉烧菜锅底会变形凸出去?)
1. 如何鉴定铁锅的好坏?
1、看锅的表面是否光滑
锅面虽然不要求“均滑如镜”,但也要力求光滑,当然,有一些不规则的纹路也没有关系,这也是比较正常的,因为铁锅是铸造工艺,不能像陶瓷一样精细化。
2、查看铁锅有无裂痕
质量差的铁锅锅边或锅底会有裂痕,检查时可重点检查这两个位置,如果没有再购买。
3、看锅底面积
锅底又称锅屁,是接触火源的地方,选购时最好选锅屁股小的,因为屁股小的锅底面积小,传热快,容易煮熟食物。而锅屁股大的传热慢,煮食物耗费的时间长。
4、看锅的厚薄程度
锅有厚薄之分,以薄为好,因为薄的铁锅传热均匀,而厚的铁锅传热不均匀。有的铁锅可能一边厚一边薄,建议不要选购。
5、听敲打锅时的声音
购买时用硬物轻轻的敲一下锅,听到清脆的声音再购买。正常情况下,声音越响,振动幅度越大的铁锅质量越好。
2. 为什么用电磁炉烧菜锅底会变形凸出去?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锅具的问题,而是目前世面上大多电磁路的设计通有缺陷.因为电磁炉的板面是平的,所以锅底基本都是平的,平底锅具在高温加热的时候都会产生型变,温度越高,变形越严重,严格的说与锅具的厚薄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常用的汤锅不是更薄,为什么就没有隆起呢? 电磁炉的研发者是德国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欧洲人基本是不做炒菜吃的,他们一般就煎煎鸡蛋、做做莎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电磁炉配的炒锅严格说起来更像我们传统的煎锅? 炒菜是需要大火力的,而炒菜在世界上也就只有少数的国家食用,我们中国传统的炒锅为什么经过那么多年的使用和演变为什么还是以凹底为主?主要原因其实有三个: 一是因为凹底锅具的形状更稳定。 二是因为凹底锅具在炒菜的时候更聚油,不需要太多的油就可以炒出菜,不油腻。 三是凹底锅局加热更均匀。 总体来说,国内的电磁炉大多还是抄袭原来德国人的发明,没有根据自己国家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来设计适合中国人使用的电磁炉。 如果有朋友需要购买电磁炉,请尽量选择凹底电磁炉,不用担心凹底电磁炉不能加热平底锅具,因为电磁炉加热不需要锅具直接接触电磁炉,只要锅具离电磁炉表面不超过1.5厘米都可以加热,有电磁炉的朋友可以试试。
3. 一级不粘锅的标准?
一、外观质量
标准要求不粘锅内不粘涂层光滑,颜色、遮盖力、光泽基本均匀,无气泡、无脱落,涂层完全热熔,无污垢、裂纹、爆炸点等明显缺陷。
二、手柄的载荷强度 双柄锅的标准要求是W=1/2W1+3/2W2,而单柄锅的要求是W=W1+3W2(注:W=负荷,Wl=试件自重,W2=试件最大容量。)测试结束后,手柄支架不松动,不变形,手柄无裂纹。
三、基体材料的厚度 产品基材应选用能满足产品使用性能要求的铝和铝合金材料。煎锅和炒锅基材的最小厚度分别为2.0毫米和2.5毫米;煮锅和奶锅基材的最小厚度分别为1.6毫米和1.8毫米。规定基材的厚度有两个方面:一是考虑产品的一定强度;二是保护不粘涂层。不粘锅用于燃气灶。如果基材较薄,锅底金属的横向导热面积会减少,导致热分布不均匀,从而产生热点。如果这些热点超过涂层的承载能力,会对不粘涂层造成永久损伤,缩短不粘锅的使用寿命。
四、不粘涂层厚度 标准要求煎锅和炒锅的平均厚度大于或等于25微米;煮锅和奶锅的平均厚度大于或等于20微米。这是不粘锅的重要指标,会影响不粘锅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此外,不粘锅需要在涂层前喷砂清洗,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和附着力,从而增加附着力和抗划伤性。
4. 新榜样炒锅里面是橙色的有毒吗?
答:没有毒。新榜样炒锅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符合铁锅的健康使用,炒锅里面是橙色的可能是刷锅后没有及时烘干抹油,轻微氧化造成的。
5. 煤气灶火力值是什么意思?
燃气灶火力是通过两个指标:热负荷和热效率来衡量的。
1、热负荷:也称热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燃气燃烧释放的能量,它是决定灶具加热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产品上标示的热负荷值一般为最大热负荷。(国标规定嵌入式家用燃气灶最大热负荷应≥3.5KW)
2、热效率:是指燃气灶燃烧过程中所释放能量的利用率(被锅底吸收),它是衡量的是燃气灶加热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体现是否节能。
6. 骨质瓷可以用火烧吗?
1、骨瓷属耐高温瓷,但不同于瓷煲,是不可以放在火上直接烧用的。
2、纯白色的骨瓷产品都可以放入微波炉加热,含有彩色装饰的骨瓷产品需看清附带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骨质瓷用料考究,制作精细,标准严格,它的规整度、洁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等诸项指标均要求极高。由于高档骨质瓷工艺复杂,制作较普通日用瓷困难,其生产技术难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