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产业化(遂宁经济的发展状况?)
1. 遂宁经济的发展状况?
遂宁经济发展很好,前景不错。首先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其次特色产业优势显出。近几年遂宁以主抓锂电产业,同时紧抓绿色生态饮食,文旅等产业,经济发展劲头正旺。
第三,政府得力,市民支持,齐心协力筑三都建三城。
2. 中央对遂宁的政策?
中央对遂宁市的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西部大开发战略。遂宁市位于四川 Western economic corridor,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中央出台系列政策支持遂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促进西部地区崛起。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遂宁市处于成都和重庆的经济圈,中央支持成渝地区在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统筹等领域加强合作,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发展体系。
3. 新一轮西电东送。中央投入巨资支持遂宁新建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电力供应。
4. 产业升级转型。中央出台“中国制造2025”“网约车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支持遂宁mplements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
5. 生态文明建设。中央高度重视遂宁市生态建设和保护,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遂宁提高生态保护能力,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6. 脱贫攻坚。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遂宁脱贫攻坚,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教育提高、健康促进等,推动遂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中央高度重视遂宁市发展,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支持遂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改善、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这有利于遂宁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将持续跟踪遂宁市和四川省相关政策动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研究分析与咨询服务。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3. 遂宁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地位?
遂宁位于联通成都与重庆交通主轴上,被定位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中心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空间优势。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旨在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这是国家为进一步推动川渝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同年年底,在川渝共建的9个平台中,遂潼一体化首先荣批,拉开了川渝合作大幕。遂宁将以它独特的区位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助推成渝双圈经济高质量发展。
4. 遂宁高新区是国家级还是省级?
省级,遂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遂宁市城区西南,2019年3月正式挂牌运行。高新区采取“一区多园”建设模式,由市直管区、船山园区、金桥园区、安居园区、遂宁创新园区组成,规划面积53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1万,其中直管区面积15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万。
5. 遂宁是川东还是川北?
遂宁既不是川东也不是川北,而是川中。
遂宁,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东邻重庆、广安、南充,西连成都,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最东端是蓬溪县群利镇的谢家沟,最西端是大英县河边镇的星花水库,最南端是安居区大安乡的青山沟,最北端是射洪市复兴镇的青龙嘴。
“遂宁”作为地名,始于东晋。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当时,各国统治者之间连年混战,成汉国统治者内部也为争权夺位斗争不息,人民痛苦不堪。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大败李雄遗部李势,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但见风和日丽,歌舞升平,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这位长年征战沙场的将军感慨万端,一种厌恶战乱、渴望太平的思绪油然而生,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表示“平息战乱,遂得安宁”的意思。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遂宁市境内有射洪麦地纳牛肉、大英白柠檬、船山豆腐皮、安居黄金梨、卓筒井盐、大安舒牛肉、赤城湖鱼席、射洪野香猪、安居524红苕、蓬溪青花椒、蓬溪仙桃、俏观英系列、竹编、观音绣、魁山牌菜籽油、中国名酒·沱牌曲酒、‘香叶尖’系列茶、射洪麦加牛肉、省优名果牵牛山柚、安居泥脚杆花生、遂宁白芷等。
6. 遂宁市是哪个省的?
四川省地级市
遂宁,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是成渝经济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西连成都,东邻重庆、广安、南充,南接内江、资阳,北靠德阳、绵阳,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18]1985年建市,该市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文贤之邦”之称。遂宁地处四川城镇化发展主轴,是四川省战略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区”之一,成都经济圈和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7. 2021年遂宁市规划?
2021年遂宁市级重大项目名单
市政府确定2021年市级重大项目共计200个
2021年计划投资672.09亿元
项目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及社会事业四大领域
市级重大项目
船山区24个,年度计划投资55.37亿元;
安居区26个,年度计划投资68.8亿元;
射洪市28个,年度计划投资88.93亿元;
蓬溪县25个,年度计划投资68.05亿元;
大英县25个,年度计划投资99.98亿元;
遂宁经开区20个,年度计划投资89.59亿元;
市河东新区14个,年度计划投资47.28亿元;
遂宁高新区21个,年度计划投资61.55亿元;
市本级17个,年度计划投资92.54亿元。
8. 2018到2020遂宁有什么成就?
遂宁市历届发展战略
遂宁建市3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坚持不懈探索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人民致富路子,提出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遂宁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第一阶段(1985-1991年)
农奠基、工立柱、拓商贸、兴科技、城乡结合、协调发展
1985年5月28日至31日,遂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川剧团礼堂召开,明确遂宁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在确保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纺织、轻化、食品和饲料工业、建工建材业和第三产业。
首届纺织食品节以“经贸为主、文经结合、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吸引来自国内外1万余名客商,开创了我市以文旅节庆活动为载体推动文旅事业发展的先河。
2
第二阶段(1992-1999年)
在“中”字上做文章,在“通”字上下功夫(简称“中通”战略)
“中”是遂宁的地域特征,“通”就是要打通制约遂宁发展的交通瓶颈,带来可供遂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流。
1998年9月,遂宁至回马高速公路动工兴建,首开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先河,为遂宁交通建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7年,遂宁境内第一条铁路——达成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遂宁不通火车的历史。
3
第三阶段(2000-2005年)
以科技为先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实现市、区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市本级和射洪县率先实现跨越(简称“三化两基础一先导”战略)
确定开发建设河东,作为扩展遂宁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区域。
过军渡是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工程。在遂宁城市中心形成一个7697万立方米蓄水量、13.32平方公里的“城市湖泊”,极大提升遂宁的城市形象。
遂宁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分公司相继成立,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升级,信息网络化建设逐步完善。
4
第四阶段(2006-2015年)
环境立市、绿色发展、民生优先
审议通过了《中共遂宁市委关于以现代化为导向奋力推进“三个加快”的决定》,加快发展以绿色生态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可循环为特征的现代工业、可持续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努力建设绿色遂宁、健康遂宁、和谐遂宁、现代遂宁。
遂宁获得国家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
启动“五创联动,一创优先”工作,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此后,又陆续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城市名片,推动了遂宁城市的裂变和升级。
制定《和谐遂宁评价指标体系》共设置3大类、36个指标,建立这样的指标体系在国内尚属首次,得到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肯定。2012年,成功举办首届“绿色经济遂宁会议”。
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自2008年开工建设以来,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智慧发展”,成为西部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基地之一。
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
遂宁坚持绿色引领促发展,积极践行新思想,厚植绿色根基,让遂宁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稳居全省前列;遂宁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走向“示范”;遂宁获得全球绿色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20余张城市名片。绿色发展成为社会主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2016年遂宁绿色经济会议召开,与会者一致认为,遂宁市通过近10年的探索,已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的开拓者和示范者,会议形成《2016年绿色经济遂宁共识》。
2018年,中共遂宁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遂宁市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的决定》,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2018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在遂召开,会议通过《2018绿色经济遂宁共识》并发表《绿色消费遂宁宣言》。
2018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大会在遂召开,达成“一带一路”绿色城市合作共识。
持续投入55.2亿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5年成功申报进入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名单,成为四川唯一入选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地级市。试点以来,遂宁市将海绵城市试点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坚持因地制宜,民生优先,整体打包、分类推进,在连片效应、内涝治理、理顺体制、技术创新、海绵管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共完工项目379个,完成投资93.25亿元,承诺的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指标全部兑现,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出台国内首部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5-2030年),为我市全面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走向示范提供了专业技术和科学理论支撑。
坚定把联动成渝、拓展东南、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强力推进。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快推进遂潼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不断完善产业园区、海关、保税仓库等开放载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遂宁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突出向东、向南拓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制定《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方案》,与北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成都、重庆一起入列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坚持双联双拓,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 要做强“主干”,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要大力促进“五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
主办第九届泛成渝经济区商会合作峰会——提出成渝城市群一体化。遂宁确定了“融入成渝,强化枢纽,联动周边;创新机制,消除壁垒,增强活力;深化合作,重点突破,生态优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48字“行动指南”,助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市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遂潼一体化发展。
9. 遂宁龙凤新城规划范围?
龙凤新城位于遂宁城市南端,总体规划面积为6.5平方公里,新城从功能布局上形成以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及高端商住开发为主导,集休闲度假、特色商业、养生疗养、运动体验、酒店、创意产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遂宁城市南侧的城市新中心,同时又为周边园区形成良好的城市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