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产业县(中国最大的艾草基地?)
1. 中国最大的艾草基地?
河南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产业种植基地、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艾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艾产品涵盖保健和衣、食、住、行等方面近200个品种,全国经营南阳艾产品的网络电商有3000余家,遍布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全国艾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
2. 艾草的发源地?
艾草的原产地在中国。
艾草产业大会经过三年我国艾草品种众多,翻阅古代典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艾草有四种,分别是:北艾、海艾、蕲艾、祁艾。
一、北艾
北艾即现在的“九头仙艾”。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曾记载道:“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的艾最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提及过:“汤阴者谓之北艾”。
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镇,所以这种艾草又称为伏道艾。一代名医扁鹊就葬在伏道镇,而伏道艾就种植在扁鹊庙的周围。伏道艾和其它的艾相比,长得高大又茂盛,出绒率极高,药用价值也高,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过一首叫《灼艾》的诗:“艾求真伏道,穴按古明堂”,意思就是说,行灸取艾要寻求真正的伏道艾,取穴要按古代的《明堂经》来取,把伏道艾的地位拔得非常高。
二、海艾
和北艾齐名的,还有一种艾草,叫海艾,这种艾草也是在宋代时被发现,《本草纲目》曰:“艾叶……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这里所说的四明,即是今天的宁波。只是目前海艾存量不多,品牌还不够响,需要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推动并加以繁荣。
三、蕲艾
到了明代,又发现了一种艾草,叫蕲艾,这是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州发现的。李时珍对自己家乡的这种艾草,非常推崇。在《本草纲目》中,他毫不掩饰对这种艾草的喜爱,李时珍认为:“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四、祁艾
最后说说祁艾。其与蕲艾读音相同,但并非产自湖北,而是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所以这种艾草也叫祁艾。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药材,为北方药材集散地。在清宫医案中,就有不少关于祁艾的记载。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晚年所著《镜花缘》载:以祁艾灸三次,治疣目(瘊子)落后永不复发。书中出现“祁艾”,印证了当时祁艾作为中药材已经为医家所用的历史事实。
3. 南阳十大乡镇排名?
一、红泥湾镇
红泥湾镇位于南阳市宛城区东北10公里,是河南省科委命名的"河南省科技示范镇"、南阳市委命名的"小康镇",有南阳市中心城区"东北门户"之称。二、蒲山镇
蒲山镇位于南阳市北15公里,境内有独山、丰山等风景名胜区,也有古柏文化遗址和黄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
三、云阳镇
云阳镇位于南阳市南召县东部,西距南召县城30公里,是"中国玉兰之乡"和"中国辛夷之乡",现存杏花山猿人、楚王行宫、明代护城河等遗址。
四、皇路店镇
皇路店镇位于南阳市鸭河工区,是南召县唯一平原乡镇,也是南召县粮仓和第一农业大镇。境内有莲花温泉、南都湖、南都古城、莲花观音等著名景点。
五、南河店镇
南河店镇位于南阳市南召县鸭河口水库上游,是南阳市北郊历史比较悠久的集镇,也是豫西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素有"宛西重镇"之称。
六、博望镇
博望镇位于南阳市方城县西南30公里处,境内有三国古城墙、火烧博望坡灰层断面、张骞祠、石人大睡觉等景点,现为国家级三国旅游线重点段之一。
七、赵河镇
赵河镇位于南阳市方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境内平高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广阳镇
广阳镇位于南阳市方城县西部边缘,古为北上山、陕,南下鄂、川的交通要道,秦、汉时已成驿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九、双龙镇
双龙镇距南阳市西峡县城以北25公里,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龙潭沟旅游度假区、五道幢风景区、伏牛地下河、龙河漂流、石门湖等著名山水风景区。
十、石佛寺镇
石佛寺镇位于南阳市镇平县城西北约10公里处,是南阳玉雕的发源地、中国最大的玉雕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玉文化创意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