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职责?)
1.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职责?
1.组织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
2.指导开展农村创业创新工作。
3.牵头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组织农业资源区划,指导农业区域协调发展。
4.负责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参与农业对外贸易和援助。承担农业利用外资项目。
2. 乡村产业振兴经验做法?
一是产业融合带动型。以龙大、得利斯、滨州中裕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公司+农户”基础上,带动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更加紧密地衔接起来,打造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是片区联动开发型。以行政区划、流域或片区等为单元,统筹规划布局,通过产业聚合、资源整合、组织联合等方式,实现区域整体提升。
三是数字赋能驱动型。各地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使无人机撒药、app种菜、“直播带货”等成为新农活,推动电商农业等新业态快速成长。
3. 如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新路子”。
要深入各村,了解实际情况,摸清各村的家底,实事求是、因村施策,明确各村产业发展方向,确保产业制定有依据、合实际。
二、盘活资源,结出三方共赢“金果子”。
一方面盘活各村闲置的土地资源,将闲置学校、校舍改造为生产车间,引入知名企业投入生产;
另一方面明确企业与集体分红原则,确保集体保底收入,同时要求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收购农户种植产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集体、企业、农户三方共赢。
三、政府支持,破解资金难题“好法子”。
一方面整合党建项目资金和扶贫工作经费用于翻新设备,帮助村集体产业建设;
另一方面设置财政扶持资金,鼓励村集体申请使用,投入企业或联合发展产业,用活用好政府资金,带动产业发展。
四、科学谋划,探索集体发展“新点子”。
鼓励村集体自力更生、自谋出路发展村级产业。探索新发展模式,将扶贫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了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的生产格局,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4. 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领域之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是人才。目前,普遍存在农村干部队伍年龄大、学历低、接受新鲜事物慢,而高学历、有能力的年轻人却愿意选择在外发展等现象。如何将人才吸引回来,并留得住,能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真正发挥自身作用,当前各级党组织应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5.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使什么旺起来?
让乡村产业兴旺起来,多措并举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习近平同志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乡村产业振兴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应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发展导向,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6. 农村产业振兴具体措施?
推进质量兴农。 坚持农业绿色发展。 我们把今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正在加快编制《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启动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完善乡村产业标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创新符合乡村产业振兴的新组织形式,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抓好产业融合。 我们总结国际农业现代化的成功路子和不成功的路子,有个共同点,就是要在推动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不仅要把工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城市,同时要制定诸多的政策,引导资源聚集到乡村发展、聚集到县域经济发展这个方向上来。
7. 为什么要产业振兴?
农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有了产业,农村才有人气,发展才有底气。乡村产业兴旺带来的是人才、资金、科技等优势资源要素的聚集,而这恰恰是当前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最大短板。
蓬勃兴起的乡村产业能够有效吸引人才返乡,实现人才振兴;通过发展产业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道路,实现生态振兴;乡村产业的壮大,带动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领导力的提升,实现组织振兴;有了产业积累的物质基础,农村文化事业才能欣欣向荣,实现文化振兴。可以说,没有产业兴旺这个“地基”,乡村振兴就成了“空中楼阁”。
8.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让什么强起来?
1让农业强起来。
农业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关切点,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工作。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2让乡村更加美丽宜居,让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工作。
3 让乡村教育强起来,教育发展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保障。
4让乡村法治法规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