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产业学院(冰雪产业项目?)
1. 冰雪产业项目?
有滑冰,划雪橇,冰球
2. 中国冰雪市场产生原因?
我国冰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冰雪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我国冰雪产业为新兴产业,依托我国独有的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在我国冰雪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涉及领域众多的特殊资源型产业。随着国家政策不断推动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以及日益增长的居民消费需求,我国冰雪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滑雪场馆以及压雪车、造雪机数量逐渐增长;冰雪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冰雪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冰雪产业规模庞大,涉及领域数量众多
冰雪产业是指以冰雪资源为依托,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附带产生社会或经济效益的一系列与冰雪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冰雪产业以冰雪旅游业为核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是拥有较高经济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高附加值产业,它始于文化、兴于旅游、成于经济、益于社会。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乘冰雪发展大热之势,应积极落实我国“北冰南展西扩”战略目标,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和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冰雪产业为新兴产业,依托我国独有的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在我国冰雪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涉及领域众多的特殊资源型产业。冰雪产业产业链上游环节主要为冰雪基础产业建设及装备提供,如滑雪场、旅游景区的建设,户外装备的提供等;中游环节为冰雪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为三个方面:冰雪旅游产业、冰雪文化产业和冰雪体育产业;下游环节为冰雪产业的营销及消费,主要涉及运营平台和消费者人群等。
3. 冰雪经济又叫做什么?
近年来,冰雪经济也被称为《白色经济》,正在全球不断升温,让冰雪产业日渐醒目。
4. 首钢工学院有多厉害?
学院位于京西五环路晋元桥西北侧,毗邻首钢体育大厦,占地面积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建有实训中心、学生机房、专业教室、实验室、网络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网出口总带宽200Mbps,数字资源量27TB,图书馆藏书35万册;学生公寓、餐厅、400米标准运动场、各种球类运动场地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办学配套设施完备。
学院现设有管理学院、计算机与媒体艺术学院、护理与学前教育学院、冶金安全环保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基础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7个二级学院。有信息技术、安全环保、经济管理、智能制造、社会体育、学前教育、护理等31个高职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2个成人专科学历教育专业。每年面向社会统一招生,招生形式有统一招生、自主招生、单考单招、以及成人考试招生。目前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372人,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在读生1200人,每年为企业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万余人次。
2014至2018年,学院获北京市高等院校综合教学成果奖6项、冶金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3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课题3项、中钢协微课比赛奖5项、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教材5部。获北京市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奖项15个。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学院获得全国一等奖8个、全国二等奖20个、北京市一等奖10个。学院2名教师获得“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获“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4人。
近年来,学院主动适应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及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进行专业转型。围绕北京养老护理、学前教育人才紧缺的状况,开设护理、学前教育专业;服务北京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发展,开设社会体育(冰雪运动)专业;适应首都宜居城市建设和首钢产业发展,机电类专业成功转型城市综合服务专业方向;契合中关村石景山园数字产业,重点发展以虚拟现实、数字媒体产业为特点的数字媒体专业;围绕首都安全运行,全力打造北京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确定了城市安全生产、健康与护理、社会体育、数字媒体技术、智能制造、学前教育等新的专业类群,服务类专业占比80%以上。
面向未来,学院将根据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首钢转型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向新产业转型、向多元转型、向高端转型,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办成立足首钢,面向京西,服务首都,产教深度融合,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努力建设国内一流职业院校。
5. 专科生冰雪运动专业就业前景?
冰雪运动专业就业面广,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有教学、科研、健身技能的指导与科学健身咨询、体制测评以及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等。运动训练主要面向:学校、赛事组织部门、群众活动团体从事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据预测,至2025年左右全国雪场数量将达1500家,冰雪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十万人,其中,滑雪、滑冰体育指导教练方面,全国预计需求近万人;冰雪机械操作方面,每年需要增加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至少350余人;冰雪场所产业运营方面,急需雪具维修、雪具大厅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此外,根据国家人社部正式公示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在9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中,滑雪作为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类别列入准入类,这也表明需要大量的滑雪指导员成为人们走上雪场的“启蒙老师”。
6. 张家口发展冰雪旅游的社会经济条件?
张家口发展冰雪旅游的条件。首先张家口无霜期短,坝上不到90天。降雪量大。是天然的冰雪胜地。发展冰雪旅游得天独厚。
第二,这里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都不远,开车不到半天就到。还有高铁,飞机直通。
第三冬奥会的遗产无处可比。发展冰雪旅游是最佳选择。
7. 张家口为什么叫冰雪之城?
近年来,张家口市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宣化冰雪产业园2个产业规模较大的冰雪装备研发制造集聚区,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国家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基地,形成集冰雪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检测、流通、仓储于一体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
同时,结合园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一流、服务专业的现代化冰雪产业园区,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冰雪装备企业。面向法国、美国、瑞典、意大利、芬兰等10多个欧美传统冰雪体育强国开展合作交流,加强冰雪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崇礼区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滑雪聚集区之一,被评为冰雪旅游投资潜力区,并被《纽约时报》评选为2019年全球52个值得前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张家口市也被评为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2019年,崇礼区成功创建全省首个以冰雪为主题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并启动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区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富龙、太舞两家滑雪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19)》,张家口已成为中国十大人气最高的传统冰雪旅游目的地之一
8. 中国民族传统冰雪体育活动的形成发展及文化价值?
答案解析:新城发展都是一代代接续并拓展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繁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传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文化安全,有利于繁荣体育史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促进体育学学科建设,有利于发展运动项目文化,提升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与文化交流;有利于丰富冬季奥林匹克文化,提升中国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