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休闲产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分别对应哪些?)
1.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分别对应哪些?
1、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
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2、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
生态宜居其内容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
a、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b、也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c、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4、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
a、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b、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平安乡村。
c、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5、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
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持续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2. 集体产业有哪些项目?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那村集体经济项目有哪些?
村集体经济项目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抱团异地兴建、联村共建“飞地”建设物业项目;特色产业项目;兴办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强村;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生态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花卉旅游业等。
3. 主导生态产业包括哪些内容?
主导生态产业是指影响生态经济的社会功能与要素发展的基础型产业门类。基本特征包括:产品符合人类健康与生态消费潮流,市场前景好、投资风险小;发展成本低,产品附加值高;产品与环境友好,能够实现“人造资产与环境资产”的双丰收。产业门类包括:①光合资源产业。
包括传统农、牧、渔、果、林、药业、食品、纤维、木材等的生产和加工业,超市配送和生物物资集散业,以及相关环境和生态资产的保育事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从以量为主到以质为主;从以生产碳水化合物为主到以生产蛋白质为主;从以生产粮油为主到以生产适销、高附加值商品为主;从大田生产为主到以农副产品的工厂深加工为主;从高投入、高产出,不惜损害生态资产、削弱生态服务功能向降低物耗、能耗、水耗而保障优质、髙产、高效,寓环保于生产的方向转型,提高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尽最大可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②人居环境建筑业。从传统建筑业向以生态建筑为引导,以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为核心的绿化、美化、净化、活化型人居建筑业转型。开发一批从生态建筑材料生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室内外环境的绿化美化到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服务一条龙的大型产业集团。
③人文商旅业。以水乡生态资产(江、河、湖、渠、林)和历史文化遗产(园林、会馆、楼、台、亭、阁、桥)为资本,以生态旅游为先导,以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以及生态服务为目的的现代休闲、保健、商饮、文化、教育产业。④生态园产业。在生态产业园中,企业之间或企业与社区之间通过资源的交换和再循环网络,实现物质最大限度的再利用和再循环。
4. 休闲渔业是什么?
休闲渔业是居民以休闲为主要目的进行渔业活动,以获取渔获物、熟悉渔业文化、体验海洋风情、提升技能等为主要目的。休闲渔业既是一种生态休闲方式,也是一种绿色休闲活动。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渔业文化的尊重,而且能够提高居民的自然资源意识,减少捕捞量,保护水生动植物,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 湿地适合发展什么产业?
开发湿地旅游产业,要因地制宜选择本地区既有经济效益,又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这也是保护湿地和湿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湿地产业开发规划中,应将重点放在湿地生态旅游(如部分库区赏景观鸟、休闲垂钓等)、循环经济(如芦苇、香蒲工编、造纸等)、水产养殖(如养鱼、虾、蟹等)、特色植物种植(如奇花异草、药材等)等项目开发上。
湿地保护区部分区域具有自然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由于湿地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现在的湿地公园已成为最具潜力的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人们可在政策允许的区域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垂钓,与湿地亲密接触,尽情享受大自然优美风光。
充分利用湿地保护区周边区域,修建旅游公路和没有污染源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服务。并通过湿地恢复建设,将原有的荒滩废地垃圾场,改造为可利用的休闲、娱乐、医疗等功能齐全的服务场所。进一步完善湿地公园的房车营地、帐篷营地、烧烤营、跑马场以及湿地休闲会所、休闲中心、医院、酒店等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和作用,体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义。
湿地可以均和协调生态环境,为多种动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是荒漠、沼泽草甸、灌丛等植被的基因宝库。湿地也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典型性及植被自然演替规律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因此要重视湿地的动植物资源,适度进行开发,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如湿地内物种类较多,体形各异,生活环境多样,生活习性和行为各有特点,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适度开发观鸟基地等以鸟类为主体的自然观光景点,建立富有情趣的各种野生动物繁育场地,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也能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依托湿地资源优势,突出特色,设计开发湿地周边旅游产业,如:在湿地周边荒漠生态系统中设立天然野生动物园,在保护区允许区域设立鸟语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让游客近距离观察产卵、孵化、育稚、出飞的全过程,让更多的旅游者融入的大自然中去观察、欣赏完全不受人为约束的各种野生动物;在湿地周边建设鱼类等水产养殖场,供游客观赏并参与钓鱼等的有趣活动。开展野生植物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如:天然实生的胡杨林景观、柽柳林景观、湿地芦苇景观等。
展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成果,利用湿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在鸟类聚集季节,充分发挥湿地观鸟基地的作用,开展观鸟节、湿地候鸟摄影赛等活动;组织开展湿地健步走、自行车湿地骑行赛,带动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湿地恢复建设带给人们的美好享受,同时,也增加他们热爱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以湿地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为依托,建设药用植物采摘区,并开发独具特色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医疗保健产品,充分实现保护区的自然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依托湿地保护区自然景观,规划开发保护区周边乡村农家乐、果蔬种植园、采摘园等乡村旅游,让人们感受和体验乡土民俗气息,同时,增加湿地周边群众收入。
充分利用湿地植物资源优势,收集冬季干枯芦苇、香蒲等高杆纤维植物,开发造纸、苇编等循环经济产业,变废为宝,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能降低干枯植物对保护区的污染。
利用湿地周边闲滩空地,引进种植本地稀缺的奇花异草和景观树木,建设湿地植物园,吸引游客观花赏景,并动员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带动生态旅游业发展,增加地方群众收入。
6. 为什么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呢?
《无题》
~黎百痴
1、保护绿水青山
2、合理利用资源
3、学习农业知识
4、体念生活乐趣
5、缓解生活压力
6、加强城乡融合
7、促进农业发展
8、深挖资源潜力
9、知道勤俭节约
10、解决农村留守孤独感,
让城里孩子们学习和体会粮食、瓜、果、蔬菜有季节性,而不是产自超市和库存,如何将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农村是一所大课堂,是寻找初在哪里?用心去体会的课堂,书本和网络知识是有限的,只有深耕于现实中,去寻、去感悟更多的未知数,知识来原于生活创造……。
2019.11.16日夜原创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