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产业(电池行业的质量体系有哪些?)
1. 电池行业的质量体系有哪些?
锂电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内所有与质量有关的过程必须被识别并形成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所有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适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对于形成的文件必须加以有效的控制并完全实施干所相关的过程中.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
一阶文件-决策
二阶文件-管理
三阶文件-执行
2. 国内固态电池第一条生产线?
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生产线在昆山开发区建成投产。作为固态锂电池全球行业的“领跑者”,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清陶公司”)将生产特种电源、高端数码等领域的固态锂电池产品,预计在2020年能够在新能源汽车上满足动力电池方面的需求,并为其提供电池解决方案。
3. 锂电池电解液的前景?
前景很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带动锂电相关产业飞速发展。锂电上游各种材料供应不足,导致价格飞涨。例如最紧缺锂电材料电解液,尤其是VC溶剂(碳酸亚乙烯酯,电解液添加剂)今年以来价格涨幅惊人。
由于电解液原材料供应紧张持续,价格涨势不改,自今年年初以来,电解液企业蹲点抢VC溶剂成常态,中小企业拿货困难。预计,VC溶剂的缺口将持续到2022年下半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到位、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普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将为锂电池电解液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4. 汽车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新能源发展趋势还是很好的,未来估计充电站要比加油站多得多!
现今的新能源主流中,对于电的依赖是越来越高,不再是单纯的辅助性质,因此镍氢电池充电效率一般、有充电有记忆效应、工作电压较低(无法使用高压快充)等缺点已经很难满足使用了,甚至连新一代的丰田混动系统也抛弃了镍氢电池,转投锂电池了。相比之下,锂电池在电池容量、循环充电的寿命以及环保角度都占有优势,而且成本也越来越低,镍氢电池已经有着退下历史舞台的趋势了。
从动力锂电池的类型来看,主要分为碳酸铁锂、三元材料、钛酸锂、锰酸锂和其他。现阶段以碳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为动力锂电池的主要装机类型,但最近这一年里,三元材料锂电池的装机量猛增,而碳酸铁锂装机量则下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元锂电池就会超过碳酸铁锂电池,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流。
中期呼声最高的是石墨烯电池
对于未来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讨论,最靠谱、讨论最多的要属石墨烯电池了。主要的运用方法,要么就是作为锂电池的导电剂,要么就是直接作为锂电池负极;其目的都是增加锂电池的活性,从而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等。
石墨烯电池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了(本来技术难度也不算高),韩国三星早前也宣布已经拥有制造石墨烯电池的能力。不过,石墨烯电池的运用的最大阻碍还是石墨烯材料的获取难度,成本太高了,导致各大汽车厂商在石墨烯电池领域都有些被动。
长期还是看好氢燃料电池
上面所介绍的电池,依旧是过不了锂电池这道坎,虽然石墨烯能够大大提升锂电池效率,但单单是回收这一项,就阻碍了它成为未来的主导。另外,目前纯电动车的锂电池装载量一般在一吨左右,同时电池还会随着使用的次数增加,容量会减少,并且受环境影响,低温条件等,会导致行驶里程缩短。
但我个人认为,氢才是终极的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只产生纯净水,加氢本身也要比充电要简单很多,种种的性能都要优于现在的锂电池。实际上,很多厂商已经在氢燃料电池中加大研发,包括现代NEXO氢燃料电池车,包括之前亮相的宝马氢版i8工程样车等等。不过,氢燃料电池在燃料制造、燃料电池成本、燃料电池寿命等方面还不尽人意。在氢燃料电池的这条道路上是坎坷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5. 中国在电池行业上是否还有进步空间?
还能继续进步,比方说超薄型的电池商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