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扶贫产业(全方位资源保障是什么?)
1. 全方位资源保障是什么?
全方位资源保障是平安保险积极投身扶贫事业,紧扣精准二字,聚焦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构建并实施村官,村医,村教三村扶贫工程。
2.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愿望:构建最值得信任、最值得期待、最值得尊敬的国际公益平台。
我们的使命: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 。
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全国性公益组织,是中国扶贫与乡村发展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20年底,累计筹措资金和物资78.36亿元,受益人口和灾区民众4841.86万人次。
32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良好的内部治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绩效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到 2020 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中国扶贫基金会深刻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完善机构管理、创新扶贫项目模式和内容、科学整合资源和渠道,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八年脱贫攻坚,累计筹集款物 51.99 亿元,占建会 32 年来筹集款物的 66%,3537.76 万人(次)受益。
在“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全面转向“乡村振兴”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国家乡村振兴局、民政部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和五大振兴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聚焦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服务低收入人口。
在产业振兴,生活宜居和人的发展三大方向开展工作。在产业振兴方向,实施示范带动、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策略,通过百美村宿、善品公社等项目实现示范带动,通过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组织合作社人才培训;
在生态宜居方向,通过生态林、基础设施完善等项目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建设,通过中小灾害救援、减防灾等项目提升乡村应对灾害的能力,促进乡村生活环境更加安全、更加便利、更加美丽;
在人的发展方向,开展新长城助学,爱心包裹,加油未来等教育项目;顶梁柱公益保险,爱加餐,乡村天使工程等卫生健康项目;童伴妈妈,中扶养老等特殊人群关爱项目,促进乡村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养。
为了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和支持社会组织有效参与乡村振兴,实施活水计划、人人公益、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美好学校和美好乡村等公益伙伴支持项目;
为了动员更多社会公众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基金会与各方积极合作,持续推动了面向公众的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善行者、善行100、公益未来和大爱无国界等公益倡导项目。
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持续开展扶贫公益项目,传递中国减贫经验,讲好中国故事。
3. 中国社会扶贫网是什么?
中国社会扶贫网是国务院扶贫办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工作平台。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打造扶贫产品统一发布门户,为生产经营扶贫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全面准确统计扶贫产品销售数据,推动消费扶贫行动迅速开展见效,助力社会各界便捷采购扶贫产品。
(一)扶贫产品展示。定期公示、发布中西部省份认定的扶贫产品名单,适时公布动态调整情况。
(二)技术支持服务。为扶贫产品供应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等提供支付结算优惠、后台数据连接、推荐扶贫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等服务。
(三)数据统计发布。与消费扶贫专柜、专馆、专区和地方馆等实现数据直连直报,统计发布扶贫产品销售数据。
中国社会扶贫网是连接贫困户多元化需求和社会爱心资源的精准扶贫平台,是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通过扶贫对接,实现贫困户需求和社会帮扶资源的精准有效对接。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作用,聚焦扶贫公募,为慈善组织开展公募项目提供相关服务。
4. 2017年四川省重点项目?
一是聚焦产业项目要“强”,围绕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求,下大力气抓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业农村和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确保在新增长点培育上见成效。
二是聚焦基础设施项目要“进”,瞄准我省基础设施“短板”,继续抓好交通、水利能源、城镇、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工作,着力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功能,确保在发展条件改善上见成效。
三是聚焦扶贫项目要“准”,因地制宜、因贫施策,突出重点难点,组织好贫困地区产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项目,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在加强民生保障上见成效。
四是聚焦民间投资项目要“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支持重点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保护好民间资本合法权益,确保在民营经济发展上见成效。
5. 脱贫攻坚八个不变是什么?
脱贫攻坚中“八个不变”为: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不变、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不变、五级书记一起抓不变、“双组长”责任制不变、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不变、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地县乡班子稳定不变、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扶机制不变、各级帮扶力量和帮扶关系不变。
10月19日,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五次脱贫攻坚专题学习,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要求,要持续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
扩展资料:
阜阳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仕和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开展脱贫攻坚“冬季攻势”的重大意义。各乡镇、各单位、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访惠聚”第一书记、村“两委”负责同志要深刻认识开展“冬季攻势”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八个不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集中优势、集中力量、集中攻坚。把“冬季攻势”作为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新征程的关键性战役,全力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6. 产业扶贫的关键之外在于?
答:1、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标准化运营、品牌化推广。
2、着眼生态保护,下定决心发展绿色经济。构建以低碳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服务为主线的绿色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市场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3、聚焦引才纳智,久久为功锻造过硬队伍。人才队伍是产业扶贫能否成功的关键,营造鼓励人才扶贫、支持人才扶的社会环境,让产业扶贫人才队伍不愿走、留得住。
7. 中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方向包括哪些?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支出方向包括:扶贫发展、以工代赈、少数民族发展、“三西”农业建设、国有贫困农场扶贫、国有贫困林场扶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向西部地区(包括比照适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贫困地区)、贫困革命老区、贫困民族地区、贫困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倾斜,使资金向脱贫攻坚主战场聚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按照因素法进行分配。
8. 脱贫攻坚六个聚焦是哪六个?
组建工作队,到农户家中逐人逐项摸排,按照贪情分析,实地调查,信息数据核实,提出初步方案,公开评议,逐级审定六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