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延迟退休年龄规定一览表?
一、最新延迟退休年龄规定一览表?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并且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从事井下、高空、高温、 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准予退休;
4、男性职工,70年的将于2030年退休,71年的将于2031年退休、72年的将于2032年退休、73年的将于2033年退休、74年的将于2034年退休、75年的将于2035年退休……以此类推;
5、女性干部,70年的将于2025年退休,71年的将于2026年退休、72年的将于2027年退休、73年的将于2028年退休、74年的将于2029年退休、75年的将于2030年退休……以此类推。谨记自己的退休时间,做好养老保险的购买计划
二、2025延迟退休时间表一览表
2025年延迟退休年龄表
1、2025年延迟退休年龄表还没有最终确定,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仍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而长期从事特殊工种的劳动者提前退休,其中特殊工种包括从事井下、高空、高温、低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满55周岁,女满45周岁,从事特殊工种时间达到规定年限的,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2、2025年延迟退休年龄表何时实施退休还是未知数,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_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提倡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但截止现今并没有明确的政策出台,我国实行延迟退休的时间还没有最终确定。十四五规划纲只是开始,并不是最终决议,不过从以往人社部答复来看,延迟退休已是必然,渐进式延迟退休是热点方案;
3、2025年延迟退休年龄表虽然并非官方宣布,但实施延迟退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是越来越强了,因为,现在中国已经有2.5亿多老年人口,有1.2亿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预计到十四五末也就是2025年,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老年人口可能超过3亿。所以,大家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和技能准备,做好65岁之前还工作的准备...
2025年开始延迟退休表
1、对于2025年开始延迟退休表,相信不少朋友都还是比较关注的,根据人社部的最新回应,关于延迟退休政策,国家层面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目前,人社部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适应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延长的需求,认真研究相关政策措施;
2、从人社部的回应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延迟退休政策正在研究和制定之中,但截至目前,并没有具体的出台时间表,2025年开始延迟退休表仍不确定,不过,有专家建议,可将法定的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每年延迟1岁,到2025年正式完成延迟退休;
3、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具体的延迟退休时间表,所以延迟退休什么时候会实行,或是2025年开始延迟退休表,都还不得而知。有专家表示,考虑到目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情况,和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提出已经有多年时间了,未来5年内,延迟退休是有望出台的...
三、延迟退休时间计算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根据最新消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_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于10月29日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其中就延迟退休作出以上表述。
《建议》表示,将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
三中全会中央已敲定:延长5岁至10年。
对于延迟退休提出的方案是:
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渐进式延迟退休怎么计算
若2022年开始实施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方案(采用1年延迟3个月的方式),并根据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的规定,即可推算出延迟退休后的退休年龄。具体延迟退休年龄计算公式如下:
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我们选取同为1980年出生的女职工、女干部和男性来计算,则结果为:
1980年出生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1980-2021)/12=50+3×9/12=52岁
1980年出生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1980-2021)/12=55+3×14/12=58岁
1980年出生男性退休年龄=60+3×(60+1980-2021)/12=60+3×19/12=64岁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原因和意义
1、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发展,抚养比逐年下降,社保养老体系不堪重负“如不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养老保险抚养比(在职人数/退休人数)将从2019年的2.65:1下降到2050年的1.03:1。”近日,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以下简称《百问》),对此问题作出上述回应。我国已有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养老保险的抚养比逐年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5个人养1个人,下降到2018年底2.66个人养1个人。抚养比下降意味着缴钱的人少了,领钱的人多了,如果持续下去,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会对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压力和挑战。
2、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不适应”我国当前预期寿命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规定,是在1978年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寿命不足50岁制定的,同2019年我国人均77.3岁的预期寿命已不相适应,既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有效供给,也影响了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现行退休年龄偏低的情况,已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近年来,一些国家纷纷延迟退休年龄。比如美国、德国已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逐步提高到67岁,日本、韩国则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提高到65岁,澳大利亚计划2029年将退休年龄延迟至70岁。
渐进式延迟退休是什么意思
渐进式延迟退休指的是是采取较缓而稳妥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大约每三年提高一岁。该方案的基本原则是:小步慢走,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同时在延长退休年龄之前建立缓冲的机制,尽量减少退休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虽然在延迟退休这一问题上大家众说纷纭,不同机构提出了不同的方案,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要弹性不要刚性”。适时引入弹性退休政策,不实施一刀切,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形成调节退休年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内容扩展
一、为什么延迟退休?
首先,延迟退休可以缓解老龄化的压力,有数据统计,我国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老龄化趋势,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国家的劳动力也会逐渐的减少,也将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老龄化问题突出,国家的养老负担加重,所以适当地延迟退休,对于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很有好处,国家经济发展好的情况下,才能负担的起这么多人的养老问题,这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延迟退休也符合世界范围的趋势,世界各国中,我国的退休年龄是比较早的了,目前我国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在60岁,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在50岁,女性干部的退休年龄在55岁。在这个年龄段退休,大部人的身体状态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国家延迟退休还考虑到国人的寿命增长的情况,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就医环境也在改善,所以国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长了。根据资料统计,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5岁,而且还呈现增长的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延迟退休的年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延迟退休的好处有哪些?
1、延长退休年龄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级人才的作用。如果坚持现有的退休年龄不变,势必造成人才浪费。
2、可以缓解社会保障的压力,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不仅能增加社会财富的创造,还能相对缓解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
3、增加大部分人的福利,延迟退休后更多的人还可多享受一些优厚的工资福利。
4、缓解劳动力缺乏,延迟退休后,经验丰富及熟练工人工作得以延长,对生产,对发展国家经济有好处。
三、延迟退休年龄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最终方案在“十三五”期间没有正式公布,但相关部门负责人、权威专家的一些建议却早已见诸报端。对于目标的退休年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日前表示,从全面兼顾、理性延退的思路出发,到2050年前后将基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