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产业技术(富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 富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展现状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营养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要求食品不仅要"吃得安全还要吃出健康"。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地方开发了富硒米、富硒茶等多种农产品,富硒产品逐步出现在百姓餐桌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硒食品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2. 中科大富硒农业技术产品的三大特点?
富硒农产品与同类普通农产品相比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为人们科学补硒、增进身体健康提供了方便。
一方面,硒元素利用农作物改变了存在形式,即由无机的硒酸盐转变为蛋白硒存在于食物中,变药补为食补,既科学又安全。
另一方面,富硒农产品出售前都经过权威检验机构检验,并在包装物和标签上标明硒含量。
第二、明显改善了产品的品质。
农产品中硒含量适度提高后,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可容性糖分及大部分矿物元素的含量也相应增加,细胞纤维排列紧密。富硒瓜果表光细腻,口感清香甘甜。所以,富硒农产品既好看,也好吃。加上硒的抗氧化特性,使富硒农产品相对耐贮藏、耐运,货架保存期长。
第三、质量安全性有保证。
我省的富硒农产品都是由组织化比较高的基地生产,标准化管理,公司化运作。从品种到施肥、用药、浇水、富硒技术实施、大棚温度到采摘时间都按照规范标准实施,并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全程保障富硒产品的品质,是安全、天然、保健的食品,富硒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富硒农产品是指在富含硒的土壤环境中生产出的农产品或农作物,其硒元素含量比普通同类农产品高出几倍乃至+几倍。11日通过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鉴定的富硒农产品包括龙游县开发生产的天然富硒大米和莲子。据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里特介绍,根据对龙游县农业土壤、地质进行的调查发现,全县境内存在一定面积的高(富)硒土壤,在富硒土壤里种出来的部分农产品已经达到富硒农产品的标准。这两种通过鉴定的富硒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在不施用任何硒肥的情况下,形成了天然富硒农作物,其中富硒大米的含硒量达到每公斤64毫克至250毫克,是普通大米的4倍,富硒莲子的含硒量是普通莲子的5.9倍。
3. 硒的十大荣誉称号?
1 环保之星2 优质产品3 化妆品安全保障质量标志4 呈色强度标准5 国家食品安全优秀品牌6 中国名牌产品7 质量最优明星企业8 全国产品质量稳定优秀企业9 年度资讯服务商10 绿色环保产品解释原因: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其在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了鼓励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高产品品质、推广品牌知名度,相关部门设立了硒的各种荣誉称号。内容延伸:此外,硒还是许多人认为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因此,人们在日常饮食和健康保健中也需要关注硒的摄入。
4. 汉能的薄膜光伏技术有人了解吗?
光伏产业目前有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
晶硅太阳能电池优点是转化率比较高,缺点是生产过程有污染,仅适用于强光环境,在弱光下不能发电。前些年,多晶硅行业利润非常高,致使国内企业一拥而上。相比之下,薄膜组件无污染,适用于强光、弱光和散射光的环境,但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比较高。由于薄膜电池弱光发电效果好,对光照角度也没有晶硅电池要求高,特别适用于屋顶等分布式发电领域。国内分布式发电仍处在起步阶段。据李河君介绍,汉能未来的薄膜电池将主要通过B2B的形式,应用于国内众多的工厂屋顶,替代工业发电。目前,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主要有硅晶体与薄膜两种,薄膜技术又分硅基、碲化镉和铜铟镓硒(CIGS)等几种技术路线,不同薄膜电池产品的转化率不同,成本也不相同。薄膜电池能否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主要看转换率和成本这两个关键指标。11月29日,汉能控股集团在京举行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其薄膜太阳能组件年产能达到3GW,成为世界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商。同时,通过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汉能的薄膜光伏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铜铟镓硒(CIGS)组件量产转化率已达15.5%。“薄膜是生产过程零污染,是弱发电,对太阳光的角度要求不像晶硅那么刁。”李河君举例,汉能在新加坡和广东都对薄膜、晶硅组件做对比测试,在新加坡的测试中前者比后者发电量多了40%,后者则多20%。李河君又介绍,薄膜电池10%的转换率实际上相当于晶硅电池17%~18%的转换率,“因为薄膜电池对光照角度要求不高,即便是阴天也可以发电,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薄膜电池的竞争力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