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中医药产业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总体方案解读?)
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总体方案解读?
新华社9月5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
这份七千多字、总共二十九项细则的方案指出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一个大目标:
到2035年,“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全面彰显,合作区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高效运转,琴澳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
另外,方案还指出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十个短期小目标:
一、布局建设一批发展急需的科技基础设施,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推动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
二、着眼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载体,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
三、支持发展毛坯钻石加工,打造世界级毛坯钻石、宝石交易中心。
四、支持粤澳合作建设高品质进口消费品交易中心,构建高品质消费品交易产业生态。
五、建设中葡国际贸易中心和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推动传统贸易数字化转型。
六、充分发挥澳门对接葡语国家的窗口作用,支持合作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
七、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八、高水平打造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中葡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创客空间、孵化器和科研创新载体,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
九、加强合作区金融市场与澳门、香港离岸金融市场的联动,探索构建电子围网系统,推动合作区金融市场率先高度开放。
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在遵循宪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前提下,逐步构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的制度体系。
2. 从珠海横琴口岸到澳门新葡京、大三巴牌坊、坑尾街怎样去?
直接从横琴口岸过关,然后坐专车六块钱到澳门管辖的口岸入境,到了澳门之后,可以坐新葡京的发财车直接到新葡京酒店,大三巴牌坊就在新葡京相隔不到300米的地方,这个是最快捷的!还有今年3月1日,珠海横琴至澳门的跨境通勤专线开通,试运营3个月,第一班跨境通勤专线从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始发,开往澳门。珠海横琴至澳门的跨境通勤专线主要面向在澳门工作的珠海居民和在横琴工作生活的澳门居民。专线每天往返澳门、珠海横琴共24个班次,始末站为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和澳门新葡京酒店,途经横琴口岸、莲花口岸等7个站点,运行范围覆盖澳门半岛、氹仔岛、横琴新区。 通勤专线将试运营3个月,视企业需求和运营状况,对专线进行优化调整,或新增新的通勤专线。
希望能够帮到你!
3. 2020年澳门历史纪录?
新华社澳门12月23日电 2020年是澳门新一届特区政府施政的第一年。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特区政府团结各界稳经济、护民生,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积极参与粤澳合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在经济适度多元方面迈出新步伐。
在这座中国南海之滨的小城,一场奋进、转型、发展的大戏已经开锣。
抗疫情、稳经济、护民生
12月,澳门特区立法会全体会议以紧急程序细则性通过修改2020年度财政预算案,在超额财政储备中再拨用81.5亿澳门元。
此前澳门特区政府已先后两次调整年度财政预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稳经济、护民生,特区政府今年累计拨用的超额储备超过500亿澳门元。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澳门也不例外,入境旅客大幅减少,旅游博彩业损失严重,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
澳门特区政府发挥财政调节手段的作用,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开支、减税费、扩投资,三次调整预算,努力实现保就业、稳经济、顾民生的目标。
为护持民生,特区政府将2020年度现金分享计划提前于4月实施,调升职业税退税百分比及金额上限,豁免部分居民拥有的以居住为用途的房屋税,补贴全澳居民住宅三个月的水电费,向每名居民分两期发放共8000澳门元的消费补贴。
在中央政府的关心指导和内地省区市的支持配合下,全澳居民共同努力,澳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零死亡、零社区感染、零院内感染、低重症率和高治愈率的较好成绩。
在内地与澳门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前提下,8月12日起,内地恢复办理珠海市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8月26日起,恢复办理广东省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9月23日起,恢复办理广东外其他省份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目前,澳门平均每日出入境通关人次已恢复至超过30万的水平。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强调,虽然澳门现在是一座安全的健康城市,但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蔓延,周边地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应高度警愓,继续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策略,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要求,严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深度参与粤澳合作 做好开发横琴文章
2020年8月18日,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横琴新口岸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是继拱北口岸之后粤澳以新合作模式构建的一座“超级口岸”。
在三年的建设和磨合中,粤澳双方同在一座大楼,共用设施设备;双方人员齐心协力,互相支持和谅解,克服了包括疫情在内的重重困难,逐步解决了两地法制、工程、管理和技术差异所带来的问题,确保了新口岸顺利开通。
横琴新口岸开通,是澳门今年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重要例证。
贺一诚在今年4月所作的首份施政报告中,用2000多字篇幅论述如何“做好开发横琴文章,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展现了澳门更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粤澳合作、珠澳合作开发横琴的脚步还是明显加快。除了横琴新口岸顺利开通,改善澳门人居条件的“澳门新街坊”项目也有了新进展。
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向澳门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出让总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的项目用地,将在这里兴建的“澳门新街坊”项目,可为澳门居民提供约4000套住宅,并设有生活、交通、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
按照澳门特区政府的计划,澳门将与广东省及珠海市共同加快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按照中央的部署,扎实做好深度合作区方案的落实工作,打造结合“两制”优势、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服务国家开放的创新合作区。
破解经济多元难题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新冠肺炎疫情给依赖旅游博彩业的澳门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也让澳门各界更充分认识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紧迫性。贺一诚在施政报告中强调,在旅游博彩业基础上发展的纵向多元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澳门“一业独大”的状况,迫切需要深入探索和开拓经济适度多元的路子。
为此,施政报告提出,推动工业发展重新定位、转型创新,鼓励企业利用横琴空间打造澳门品牌;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建设债券市场、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促进中医药产业化,推动产品和服务拓展国际市场;逐步培育跨境电商产业;促进文化及体育产业化;加强扶持中小企业等。
澳门未来将着力建设创新科技合作机制,吸引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落户澳门,推动澳门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免征关税进入大湾区内地九市;积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研究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澳门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叶桂平说:“澳门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靠变革创新来推动,紧紧围绕‘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加强与大湾区城市的协同合作,扩大澳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不断获取新动能,迈出新步伐。”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肆虐,尽管澳门毫不松懈地强化防控工作,但其对澳门经济发展的影响仍然难以确定。展望未来,澳门需要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基础上,继续稳经济、护民生。
“对澳门而言,重振旅游业是经济回升的关键一步。”叶桂平认为,“内地作为澳门最大的客源市场,此次宽松性通关新政,是刺激澳门旅游消费市场和经济复苏的首要突破口。”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一年。贺一诚在施政报告中着重提出,澳门将把握机遇,主动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
根据2021年度施政报告,澳门将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推进现代金融业发展。完善本地货币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安排,支持离岸人民币业务的稳健发展。鼓励内地金融保险机构以澳门为区域总部,拓展葡语国家市场业务。鼓励大湾区企业来澳发行债券,落实跨境双向“理财通”试点,促进跨境投资便利化,实现澳门与内地理财产品市场的互联互通,助力人民币跨境流动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