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枯杆(秸秆综合利用五种方法?)
1. 秸秆综合利用五种方法?
综合利用的五种方法分别是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
首先说说肥料化,秸秆经过消毒,粉碎,发酵后可直接作为农田植物肥料使用,而且是最好的肥料,首选作为基肥使用,而其持续性,只要还有农业生产活动,作为肥料就能长期必备持续循环使用,就如鸡生蛋蛋生鸡模式延续下去。
再说饲料化,秸秆是很多家畜喜欢的食物,富含植物纤维,氨基酸,在北方地区一般是用作青贮料在冬季供牲畜食用。现在有些饲料厂家会用秸秆经过粉碎,沤制,作为饲料颗粒的基础料,其前景也是不错的,当然持续性也是不容置疑。
至于燃料化,因为地方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限制性,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推广,由于燃烧产生烟尘,对环境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些砖家已经提出要拆除农村土灶,禁止农民使用土灶,实在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从石头缝里磞出来的玩意。而如果通过碳化,制作成新燃料砖,燃料棒却是新能源范畴,与天然气能不能抗衡呢?当然否定,只有特定行业才会长期使用。
2. 秸秆制氢现状及前景?
我国能源相对短缺,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占95%以上),进口依存度高(超过30%),这种能源消费格局不仅造成巨大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大力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比例,秸秆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无疑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可替代能源的重要新能源之一。
01
2020年我国秸秆产量将近8亿吨
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产生,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成为我国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指标之一。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秸秆产生量为8.05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6.74亿吨,秸秆利用量为5.85亿吨。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按照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测算,2020年我国秸秆理论产生量为7.97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67亿吨。
02
我国生物质秸秆处理市场规模预测
我国未来生物质秸秆处理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6年,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475亿元。
03
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政策与瓶颈目前,我国已相继出台多部规划和指导意见推动生物质秸秆能源化的高效利用,并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以及财政支持的力度。
然而,在规模化、工业化生物质秸秆项目中发现,国内外的秸秆筛分破碎预处理系统均难以满足秸秆原料破碎需求,严重制约着项目达产稳产。
04
秸秆生物质制备技术突破“瓶颈 ”为突破秸秆原料预处理瓶颈,中山斯瑞德加大干黄秸秆破碎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投入,对各种干黄秸秆和不同含水、湿度的物料进行各种试验,改进和优化装备以适应各种干黄秸秆的破碎、揉丝、筛分的处理要求,最终达到破碎秸秆粒径30mm以下,产能大于20t/h,满足含土含杂率低于5%的出料要求;打破了传统秸秆筛分破碎预处理产量低,对物料适应性差的难题,填补了国内规模化、工业化干黄秸秆工程原料破碎技术及装备空白!
3. 收秸秆怎么找销路?
你可以买给当地发电厂和养殖户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秸秆发电,就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又分为秸秆气化发电和秸秆燃烧发电。
4. 秸秆生物颗粒是什么?
可以。秸秆生物颗粒本来就是当燃料用的。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
生物质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颗粒燃料以其特有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传统的燃料相比,不仅具有经济优势也具有环保效益,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首先,由于形状为颗粒,压缩了体积,节省了储存空间,也便于运输,减少了运输成本。
其次,燃烧效益高,易于燃尽,残留的碳量少。与煤相比,挥发份含量高燃点低,易点燃;密度提高,能量密度大,燃烧持续时间大幅增加,可以直接在燃煤锅炉上应用。
除此之外,生物质颗粒燃烧时有害气体成分含量极低,排放的有害气体少,具有环保效益。而且燃烧后的灰还可以作为钾肥直接使用,节省了开支。